廣東道上人龍處處,操普通話或不知明方言的遊客比本地人要多,早已不是新現象。今年十一國慶黃金周,有傳媒報道指貝澳營地,被內地驢友熱棒。為了節省旅行開支,不少自由行旅客改到貝澳露營。自零三年開通個人遊,十年的光景,來香港對於好些內地人來說,不再是難得一次的機會,而是周周來、月月到的check-in熱點。星光大道、山頂和女人街不再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正如今日的香港人到台灣,不再只滿足於台北四日三夜,花東地區也得玩透透一樣。旅客的心理,我倒是理解的。

今年貝澳營地場地預約爆滿,有港人指是內地人入侵所致。最令人不解的是,林煥光的回應,他指出紐約、巴黎、倫敦等大城市也是旅客比例高,但其城市不見得因而陸沉。林生大概是在偷換概念吧?旅客比例高、人數多,當然不會直接對當地社會文化帶來壓力。然而,當旅客來源單一,背後帶來得文化入侵隱喻卻是不容忽視的。林煥光的數據首先讓我想起這幅圖表:


(臉書截圖:House News 主場新聞的相片)

此圖比對世界主要旅遊城市的旅客人次,從而突顯出香港接待特別多的內地旅客。此數據只能反映出香港旅遊市場,向內地市場傾斜的現象,未能比較各地所謂「旅客單一化」的可能。

根據NYC Statistics的調查,2011年到訪紐約的國際旅客約有1,000萬,其中最大成份來自英國,約100萬,佔整體國際旅客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英國的International Passenger Survey指出,2011年到訪倫敦的國際旅客約一千五百萬,除歐洲地區外,最大部份旅客來自北美,約有200萬,佔整體國際旅客約13個百分點。至於香港的情況,根據旅遊事務署同樣是2011年的數據,當年總訪港人數達4,200萬,當中67%,即2,810萬來自內地。

香港旅遊業的「偏食」情況顯然易見。當旅客來源趨向單一化時,特別像是香港,內地旅客佔整體訪港人次一半,他們帶來的不光是經濟收益,也包含了文化衝突在其中。旅客不多,且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而本地人口還是主流,外來客人有入鄉隨俗的需要。當單一來源的旅客過半,旅客自然會聚合,形成牢不可固的群體。即使堅持家鄉習慣,也因著人多勢眾,而在他鄉得以橫行無忌。原來旅行的意義──認識不同文化,體驗當地人情,就無法落實了。

(本文同步發表於吉暝水之部落格: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2/10/blog-post_8.htm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