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九十的台湾退休外交官柯振华

年近九十的台湾退休外交官柯振华

40年前的中日建交,对当时刚在联合国失去中国代表权的台湾政府来说是"中日断交",而当时在台湾主政的是健康状况不佳、并在中日建交不到两年后过世的蒋介石。

年近九十的台湾退休外交官柯振华曾经亲历这段历史。他从二战结束麦克阿瑟担任驻日盟军最高统帅时期,即在中国军事代表团任职。其后一路见证了从战后国民政府驻日使馆建立,到台日断交后双方关系的转变。

往事

柯振华在1967年结束驻横滨总领事任期后,到1972年中日建交的五年间,被调派到总统府担任蒋介石的日文秘书。

用他的话来说,中华民国政府对日事务在"老总统"(蒋介石)时代,实际的业务不在外交部而是在总统府,外交部只是从事一些事务性的工作。

他说这是因为蒋介石本人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国民政府包括张岳公(张群)、何应钦等很多主要人士都是在日本上学,与日本军部关系甚深。

他表示,从劝阻日本贷款给段祺瑞政府开始,蒋介石有关日本议题一直是交给张群处理。与蒋介石在日本振武学校有同窗之谊的张群,在柯振华担任蒋介石日文秘书期间是总统府秘书长。

田中派

田中角荣

田中角荣正式宣布了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担任蒋介石日文翻译的柯振华,在日本当时许多政界人士到访台湾时,亲自与闻了他们同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总统府人士交谈内容。

他指出,在1972年中日建交的两三年前,日本到台湾访问的政界人士就已透露日本早晚要承认北京,他们到台的谈论内容,已经是台日实质关系如何维持一类议题。

蒋介石政府当时则是极力劝阻日本不要走在美国前面与北京建交,应继续承认其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柯振华说,被蒋介石委以对日外交工作的张群虽与前首相岸信介、福田赳夫等日本政要关系良好,但田中角荣及外相大平正芳始终是亲北京一派,在田中派组成内阁后不愿与蒋介石政府来往,关系一直冷淡。

他提到的一件往事是张群前往东京要求同大平正芳会面遭拒,后来虽经岸信介等人居间安排下,大平正芳同意到台湾驻日本大使馆,但也立下了不许见报也不能有记者在场等条件。

而在大平正芳抵达使馆门口时,发现了使馆外有许多记者守候,其座车并未停留就直接驶离。

柯振华回忆说,张群当时对大平正芳的冷遇相当生气,同时也理解到与日本断交一事,已经无可挽回。

蒋介石

相对于田中派的亲北京立场,柯振华表示当时蒋介石政府在日本并非没有支持者,包括像是黑龙会等右派人士,因为蒋介石在二战后的"以德报怨",而觉得有所亏欠。

他指出对蒋介石心怀感谢的包括了冈村宁次。这位二战期间在中国战场的日军总司令,并没有被列在中华民国政府开给盟军的东京战犯审判名单之列。

蒋介石

蒋介石

冈村宁次对蒋介石的具体支持,包括了挑选日军将领根本博及军事奇才富田直亮等人为蒋介石在台湾训练军队,以增加其反攻大陆与中共决一死战的胜算。

那么日本从二战后对蒋介石的这种支持,到转而承认中共为中国合法政府,蒋介石的反应是愤怒?痛苦?还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对此柯振华含蓄地表示,蒋介石当然不会哈哈一笑说很好很好。他同时指出,蒋介石在1969年时经历一场车祸后就很少到总统府,不太接见外宾。

他回忆其最后一场为蒋介石翻译的场合,是在岸信介到台时,在蒋介石的总统官邸的会面餐叙,当在场的还有张群与宋美龄。

断交之后

在田中角荣正式宣布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之后,柯振华说台湾方面原本负责对日工作的张群不再管了,当时党内的决定是由马树礼来接手。而在蒋介石生前最后一年,许多事务已由他的儿子蒋经国决定。

马树礼在1973年成为台湾与日本断交后的首任亚东关系协会会长,此一协会在今天的台湾,仍然是与日本的交流协会对口单位,扮演着没有外交关系下的官方交流机构角色。

在当时衔接的过程中,一些具体问题包括日华议员恳谈会及民间企业家都出了不少力气,比如像是台湾当时必须通过东京转接的国际电话,柯振华说就是由这些人士出力另拉海底电缆到琉球解决。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