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编剧艾伦·索金(Aaron Sorkin)推出的美剧《新闻编辑室》(The Newsroom)在国内迅速蹿红。该剧围绕电视台商业需求与个人新闻操守制造冲突,强调新闻和良知的剧情,在让不少媒体人热血沸腾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 的争议。《新闻编辑室》遭遇相当程度的质疑。人们认为,在电视剧里,小小的编辑室仿佛调控了整个世界,总会有离奇的独家线索,总会有最后一刻等到的突 破……索金极大地浪漫化了“新闻编辑室”这个他没有亲历过的世界。正因为如此,这部剧此后播出的第二至最新播出的第八集,再未企及第一集的好评。《纽约 客》的评论直接指出:“这部剧这么快就变得这么烂,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艾伦·索金的老朋友,MSNBC电视网主播奥伯曼说,优秀剧本的一个条件是“让理 想主义者处在‘非理想主义’的场景中。”这一点,索金显然做得还不够,在《新闻编辑室》中,他就像万能的上帝,为新闻从业者乃至所有怀揣梦想的人构建了一 座任其驰骋的天堂,不过截至刚刚播出的第八集,他都没有向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透露,通往天堂的路究竟该怎么走。

■《新闻编辑室》有没有反映新闻行业的真实状态?

在这个问题上,媒体人杨经纬认为,“该剧可视作索金本人为匡正当下新闻业所作的尝试,但他对新闻业的病灶有些误诊。”剧中《晚间新闻》收到的最重量级的 批评是针对主播威尔的,批评者认为他太过谨慎、中庸、缺乏针砭弊端和挑事的勇气。“但在现实中,有线新闻的问题并不是主播因为担心失去观众而不敢或不愿表 达。事实正相反,多数有线新闻主持人都乐于挑事,并认为提出观点、引发争论都有利于提高收视率。这一想法也得到了数据的有力支持:选用攻击性强的主持人、 在大选临近时表现得更右倾的福克斯新闻,收视始终是第一,而有所收敛的CNN上月收视率跌至低谷。”其次,该剧对新闻业以收视率为中心的状况也有所误读。 杨经纬介绍,“剧中,对收视率的追求被描摹成可耻的行为,只有统计学家才该关心这些数字,任何严肃的新闻从业者都应回避这一问题。但在现实中,每个有线新 闻从业者,无论是CEO还是最底层的实习生,都对这些数字极为关注,甚至不能自拔。”他举例,“在福克斯,每天下午4:30都会有一封邮件群发给高层和要 员,邮件内附有昨天所有节目的收视率,及CNN、MSNBC和Headline News的收视情况。这些数据被分成数项内容——总观众数、25到54岁观众数,直播观众数,录播(DVR)观众数等等。制片人、监制,还有主播,针对这 些数字进行研讨,据此改进节目。而在剧中,索金对这方面的情节丝毫没有表现。”

■生活在“编辑室”的人们可信吗?

“在看完最新这一集之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记者讨厌这部剧了,《新闻编辑室》让真实世界里的记者们看起来像个怯懦的傻瓜,因为威尔和他的团队都戴 着金光闪闪的英雄主义光环——尽管他们也可能会犯错误(但无论如何都不会影响到他们新闻节目的品质)。”Thompson on Hollywood的博客作者拜思·汉娜(Beth Hanna)认为。还有人拿“编辑室”和索金最著名的电视剧《白宫群英》做比,发现索金过往塑造的那些个丰满的、层次感极强的人物消失了。“如果说《白宫 精英》里的总统先生最大的弱点是他所瞒报的病情,那么‘编辑室’的主播威尔(Will)最大的弱点也是他的病——说教病。而且说得还不是特别动人(如第三 集开头的长篇道歉稿)。”署名“小意达的花”的网友认为,《白宫群英》之所以成功,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它们给观众呈现出了一个拥有专业精神的团队是如何工作 的。“剧中,当Sam向Toby推荐顶替自己职务的人的时候,他说:‘He’s one of us’。你立刻能明白那个‘us’代表的是怎样一群精英,那是靠无数的细节积累起来的实在感受——‘一群非常棒的人在做非常正确的事情’。可到了《新闻编 辑室》,除了第一集,观众再也看不到这样‘一群非常棒的人’,看到的只是两个孤单英雄威尔(WILL)和麦肯(MacKenzie),而不是一个在核心人 物带领下的魅力团队。”《新闻编辑室》还让索金陷入一片女权主义者的指责声中,因为他剧本中的女人没有男人就寸步难行:战地女记者麦肯因为对曾经的男友即 现在的同事威尔无法忘怀而在办公室歇斯底里;屁颠屁颠的助理制片人麦格(Maggie)在各种感情纠葛中自怨自艾;美丽女主播索兰(Solan)像花痴女 学生一样娇嗔地问男主播 “我能不能拍拍你的胸脯……”

在剧中,索金最擅长的用对白推进剧情的叙事方式同样受到争议。“编导借演员的 嘴,在大面积地宣泄自己对环保、对移民制度等等的政治见解,在编导那里,主持人就是真理的代言人,至于普通观众对新闻的判断权利,那是不重要的。”《华盛 顿邮报》对此评论说:“剧情中充满了不断的叽叽喳喳和高谈阔论。”《纽约客》则认为,《新闻编辑室》中的对白不过是“聪明人之间轮流的互相吹捧”。

抛开对白,编辑室里的人物关系也让人感到错乱。在第一集威尔抛洒完理想主义的热血之后,跟进的剧情立马出现了与《实习医生格蕾》等剧中相似的办公室三角 乃至四角恋情、前女友前男友共事的尴尬和默契以及队员们各种怪癖描写——书呆子喋喋不休地展示大脚怪存在的可能性、主角威尔反复更换女友,录制美国移民专 题片时,助理制片人麦格(Maggie)没有提供线人,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原因是:线人的联络人曾是自己的男友,而她曾在床底下忍气吞声地听完了男友与第三 者的欢爱……不怪美国著名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这样评论:“《新闻编辑室》的故事叙述策略,和索金想要表现的目标正在发生直接冲突……虽然索金标志 性的walk-and-talks(边走边说)还在,充满笑料的长篇对话仍不失水准,但一个那么擅长写聪明人的聪明人这次真是有些自作聪明了。”

■《新闻编辑室》传达的完美新闻观完美吗?

在和美国同行探讨后,闾丘露薇撰文指出,美国媒体人对于《新闻编辑室》的感受和中国媒体人差不多——大家都非常羡慕剧本中晚间新闻栏目团队独立、自主的 工作状态,且都认为这种状态很难实现。“他们拥有编辑独立权,有一个支持他们的高层,当大老板的意见和编辑部相左时,高层独自和大老板抗争,从不把压力转 嫁到编辑部。这意味着,前线员工只需要依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工作,不需要因为商业或者政治的原因做妥协。但在现实中,这样的领导就算有,也不能像电视剧里面 的那位那样,对着大老板义正词严,更不可能当着大老板的面,把太子爷从办公室里面赶出去。”

在闾丘露薇看来,即便把剧中那只“有资源, 有脉络,有技术,有财力,不管发生怎样的突发新闻,总是能够找到恰当的当事人”的新闻团队拉到现实社会,仍然不能保证他们不犯低级错误,要做好新闻,道理 很多人都懂,但做起来并没那么容易,“新闻是一个专业,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而要留住高质量的人才,需要合理的待遇。在美国,三大电视台的大牌新闻主 播年收入确实不低。比如已经去世的 ABC 美国广播公司 Peter Jeanings 每天出镜半小时,每周两个半小时,2000 年的年薪是 1000 万美元……不过这只是数得出来的几个人,大部分的记者,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属于中低收入,要坚持,真的需要理想的支撑。”

更 何况,现实中的媒体人需要承担的风险显然比索金设定的更多、更复杂。“是不是要抢报公众人物的死讯?特别是在其他的竞争对手都已经报道的时候,如果不报, 风险在于观众从此会认定这家媒体没有价值。电视剧中的结局是圆满的,因为事实证明,别人错报了,但是万一人家报的正确呢;剧中的女记者,因为私人交情提前 知道了福岛核泄漏的真实情况,这个时候,因为有‘off record’(缄默不语)的承诺,到底是不是应该让公众知晓呢?这样的纠结,作为媒体人也经常遇到,闲谈或者因为别人的信任而获知的一些内幕,到底应该 如何处理?男主角为了依然深爱的女主角不受伤害,付钱给八卦专栏记者让她闭嘴。这不也违反了他所坚持的新闻操守?用钱让八卦记者闭嘴,和电视台的老板为了 生意让一个新闻主播闭嘴,有本质的区别吗?”闾丘露薇认为,比起《新闻编辑室》中那些充满浪漫和理想色彩的台词,现实社会中资本对新闻自由的侵蚀更应该引 起人们的警惕,“因为它更加的隐蔽,但危害更大,范围更广。”

■《新闻编辑室》选择新闻的标准靠谱吗?

前ABC新闻 在线( Newsline)主播戴夫 马拉什(Dave Marash)认为,真实状态下的新闻编辑室是一个充满着新闻,充满着引导整个节目的故事世界,但是这些故事与力量在索金的电视剧里是缺席的。“只有大新 闻才会得到剧中新闻编辑室的注意,其他都是‘可鄙的人类的利益’不值得报道。”同时缺失的还有所有发生在编辑室以外的工作,“剧中的人物看上去都像‘新闻 超人’,现实中那些一线记者花了好几天才挖到的新闻线索,在剧中只要几个小时就能破解了,没人去做记者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走出去,并无预先计划地睁开 双眼去看正在发生什么,哪里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

此外,在美国从事生物医学的博士后研究的杜剑峰在《华尔街日报》官网上发表文章 认为,《新闻编辑室》中的理想主义也并没有索金表白的那么“纯粹”。“索金本人是坚定的民主党支持者,在大选之年推出这样一部强调讲真话,拒绝完全中立报 道的电视剧,多少是在为大选服务的意图。”他介绍,《新闻编辑室》其实从2009年就开始筹拍了,之所以今年才播放,除了播出平台认为大选年推这样的电视 剧会更有收视率之外,编导以个人的方式参与大选之年有线电视之争的野心很明显,“在索金等人的推动下,一个个明显支持奥巴马的观点,从《新闻编辑室》主角 的嘴里滔滔不绝地灌输下来,虚构的ACN显然已经和CNN这些老牌有线电视网一样,开始学着用独特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其中,主持人的观点比事实重 要;记者认识关键人物,比现场采访管用;主编的逻辑能力和立场,比一线的调查和追访好使;要知道,主持人和记者抄近路告诉人们他们想知道的东西,那是脱口 秀,而不是新闻……”

或许,索金应该庆幸,HBO在完美的第一集播出的第二天,就宣布预定《新闻编辑室》的第二季,所以,至少一切还有时间去弥补。

■文/本报记者 祖薇

看《新闻编辑室》我们学什么

《新闻编辑室》虽然暴露了艾伦·索金的不足,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外行人秉承的新闻理想,索金的这些观点中,有些属于常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被我们逐渐淡忘,有些属于理想,虽然难以企及,却也让人向往。

1.新闻:客观最重要

第二集中,女主角麦肯有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我做新闻不是要为任何一方博取同情。要用最佳的报道模式,不是最华丽,也不是最惊人。因为我们不做吸引眼球的好节目,而要做最客观的好新闻。”

2.新闻:责任最重要

第四集,女议员在一次街头暴力中不幸中枪。新闻编辑室在第一时间收到了这条消息,并在黄金档插播了相关报道。这时,一个记者从同行处得到消息,女议员在 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幸身亡。消息很快传到了新闻制片人那里。然而,制片人并没有选择跟随同行的报道,而是一再要求记者确认消息的准确性。直播时间一分一秒地 流逝,又一个媒体同行报道称,女议员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幸身亡。制片人依然不动声色,继续等待着。这时,一个记者接通了医院负责抢救女议员的医生电话,获 悉女议员在手术室抢救,已经没有生命危险。“我们的责任是报道新闻,没有权利去宣布一个人的死亡,能够做这件事的只有医生。”

3.新闻:情怀最重要

第七集的内容围绕着本·拉登被美特种兵击毙这一历史性事件展开。在《新闻编辑室》中,没有声嘶力竭地为这一胜利呐喊,而是通过紧张的节奏深度刻画了剧中 的新闻工作者们从“得到模糊消息”到“确认”再到“播报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全程。主播威尔坐在镜头前,平静地说出夺取了2977条生命的罪犯被绳之以法; 与此同时,因机场繁忙被困在机舱中的新闻工作者们,怀着敬意向航班的机长、乘务通报了这一消息;几分钟之前,退役士兵在耳边的低语中听到了本·拉登被击毙 的消息,并且由他向纽约街头的两位警察转达了这巨大的欣慰。导播室里,工作人员起立;编辑室里,编辑们起立……镜头前没有歌颂,没有可以渲染的受害者的悲 痛,也没有大街小巷庆祝胜利的群众,然而从每一个起立的身影、每一抹眼角的泪光中,观众却能感受到了胜利的凝重和代价。

■文/本报记者 祖薇

艾伦·索金:

给新闻界的情书是如何写成的?

面对引起的争论,艾伦·索金并不否认自己拔高了《新闻编辑室》的境界,但在他看来,这部剧是献给新闻界的一封情书,“既然是情书,怎么可能不浪漫、不理想化,这又不是拍纪录片,你的高中生活也不会像《欢乐合唱团》里一样吧。”

1980年代,艾伦·索金把时间都花费在如何当一个演员上,可是他苦苦奋斗,大部分时间还是处在失业状态。为了糊口,他干过各种各样的兼职,如装扮成小 动物发宣传单、给人开车、跟随儿童剧场巡回演出。直到某天晚上,他在朋友家一台老式IBM电动打字机上,敲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努力运 作儿童旋转剧场的演员,故事中的辛酸多少体现了索金本人的境况。这个故事让索金意识到,他应该写剧本而不是当演员。自那以后,索金陆续写了几个舞台剧本, 并获得小范围演出。1989年的一天,他和当律师的姐姐打电话,当时姐姐正要去关塔那摩为几个涉嫌受上级指示杀死同僚的海军士兵辩护,索金马上把这个故事 记在了餐巾纸上,回家创作了剧本《义海雄风》(AFewGoodMen),1992年,大卫·布朗联合汤姆·克鲁斯、杰克·尼科尔森、戴咪·摩尔等明星把 剧本搬上大银幕,次年获得8项奥斯卡提名。1999年,索金转向电视,创作出了最为卖座的政治剧《白宫群英》,一举奠定了自己在美剧行业中的“大佬”地 位。此后,他再次转战大屏幕,凭借《社交网络》(SocialNetwork)和《点球成金》(Moneyball)两部作品,为自己赚到了一尊奥斯卡小 金人以及无数口碑。跨界的连续成功也让HBO打起了他的主意,2012年,HBO把年度大戏《新闻编辑室》交到了索金手里。这正中索金下怀,“那些新闻工 作者要么大肆吹捧昨晚在《与星共舞》节目里发生的事情,要么把凯西·安东尼(Casey Anthony,她被控杀死了自己不到3岁的女儿)的审判变成了一场真人秀,后者尤其要命,危害性远甚于前者,它让我们变得更加卑劣和愚钝。”索金相信, 现今的新闻业已经失去了方向,自己必须用最擅长的方式加以矫正——创作一部关于它的电视剧。

■文/本报记者 祖薇

原文


© 鬼怪式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2012/10/14. | Permalink |光荣之路
Post tags: 北京青年报

New:!我们建立了OMM人人公共主页!欢迎关注! |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