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人士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將出現重大變化,一個重要特徵是中國從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速增長。

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並為此提出了倍增目標,即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有經濟學家分析認為,實現這個目標並不難,中國經濟只需年均增速達到7%,就能夠實現。

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已經將2011年至2015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為多年來的最低值7%。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已從前些年連續的8%調整為7.5%。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說,設定這樣的發展目標,向外界傳遞出中國經濟主動減速的信號,表明未來中國將更加重視經濟發展品質、更加注重改善百姓生活。

從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了1.5倍,達到47.2萬億元。然而,中國也面臨許多新問題,正如十八大報告所說,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社會矛盾明顯增多。

一些十八大代表認為,中國調整經濟增速,既與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化密切相關,也有自身加快結構轉型、提升發展品質的考慮。

十八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說,國際金融危機不會很快過去,歐債危機和美國財政懸崖等新問題接踵而來,這些因素令全球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朗,也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

代表們一個普遍的看法是,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深層次變化,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經濟低迷局面短期內難有轉機,靠外部需求刺激經濟發展對中國來說難以為繼。

位列世界500強的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董事長宋志平認為,快速增長期中國的經濟體量基數小,而中速增長期的基數大。基數越大,增長難度也越大。10年前國內生產總值總量為10萬億元,增長一成也就是新增一萬億元的規模;而現在國內生產總值總量接近50萬億元,增長8%就是4萬億元。

中速增長預期意味,中國的發展未來會更加注重穩定性、協調性。李揚說,十八大報告在提出兩個翻一番指標的同時,將更多筆墨放在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尤其是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現代化建設總體佈局之中,向外界表明未來發展將更趨向均衡和可持續,更關注增進人民福祉。

分析人士認為,7%的增速其實並不低,保持這一增速對世界意義重大。

(新華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