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柏蔚林 

到今天为止,儿子进入小学已经差不多整整一个学期了。不过美国的小学与国内不同,是从幼儿园开始,然后才是一年级。所以具体说来,他还只是在幼儿园。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对一个小孩子自然是人生一件大事,对父母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其中的感觉也是以前完全无法想象。短短几个月下来,不能不说,前前后后我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般而言,美国的孩子过了4岁生日,除非打算上私立学校或者打算自己在家教育,家长就要开始注意地方上教育部门的网站,看看上面的各种注意事项、申请表格和截止日期。公立学校系统是按照学生的住址来分配学校,只要是本校区的,就一定保证能入学。当然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行择校,但是要排队,直到有空缺出来。

赶在二月底报名截止之前,从网上下载了一份小学新生报名表。简单看了一下,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主要就是申请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唯一的要求,就是一份水电账单,证明你的住址有效。申请寄出后两个星期,收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回函,给指定了秋季入学的学校。查了一下地址,不远,交通很方便。又查了一下学校的各项统计数据,不错,网上评价也很好。很满意,当时想,就等着秋季入学吧。

哪有那么简单,生活就是没完没了的麻烦。四月搬了一次家。在网上的查询系统一看,结果发现搬进了另一个校区。按照规定,要向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于是填写了一张地址变更表,第二天寄了出去。两个星期后收到回函,被指派到了另一所学校。于是又做了一番功课,结果发现这是一所所谓的“国际学校”。也就是学生从幼儿园起就要集中学习第二外语,目前有西班牙语和日语两个选择。儿子被分配到了日语班。会是个啥样子?等着吧。

开学前一个月接到了学校的来信,介绍了一下校车接送的情况。但是那封信越看越糊涂,看来看去也没弄明白接送的地点究竟在哪里。只知道在小区东边的那条街上,却不知道具体的位置。眼看着开学的日期越来越近,搞得我不免有些忐忑不安,心里老是念叨,不要把上学时间耽误了,不要放学接错了地方。后来突然想起,周围邻家不是有小孩也在那所学校嘛,何不打听一下。果然好主意,找了个小朋友一问便知详细。心里这才踏实了。

和以前自己的小学教育相比,果然是大不相同。首先是家长与学校之间联系极为紧密。还没有开学,就是各种信件频繁,介绍学校和教师的情况。然后还有建立电子邮件的群组,有几个学生家长出头组织一些活动,学生家长之间互相认识,建立联络关系等等。说实在的,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个人的想法,就是把儿子给学校一丢,自己忙自己的事情了。但实际上真正到了学期开始的时候,才明白这种想法不但过于自私而且很是不负责任了。小孩子进入学校的那一天,也是为人父母者必须开始学习的一天。

开学那天天气极好,蓝天,白云,绿树,清风。按照通知,校车会在大约八点半到达我们的小区。于是提前十五分钟,全家全体出动前往街边的停车处。去了一看,哇,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大人小孩,不少人还在不停地拍照留念。很多路人和车辆经过也都报以微笑和欢呼,气氛非常热闹,仿佛重大节日一般。校车准时到达后,九个小学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鱼贯登车。儿子表现不错,一点也不扭捏,大大方方上了车,然后趴在窗口很懂事的样子,挥动小手向家人告别,一瞬间让人颇有些感动。

接下来就是日复一日的接来送往。但是很快我就注意到,周围的邻里逐渐都不再接送了,都是小孩子们自己前往乘车,然后下午自己回家。开始我还点不放心,毕竟校车离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坚持接送一段时间之后,也终于决定给自己放假,每天只是早上送去乘车点,下午就不再去接车了。儿子对此也相当的习惯,每天和小区里的一帮小子们结伴而行,互相追逐打闹,倒也不亦乐乎。

学校对于家庭与老师的联系甚为重视,因此欢迎家长去学校做志愿者。好在我的时间比较灵活,于是就是申报了每周去做志愿者。现在回想起来,正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志愿者,使我对于美国式的小学教育有了一点了解,对于儿童教育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志愿者的职责很简单,基本就是在课堂上给老师帮忙,有时候照看几个学生画画,有时候帮助整理教室,有时候外出远足就帮助管理学生。但这却也是一个对学校和儿子进行现场观察的好机会。

虽然表面上看似宽松,但实际上教师对学生是很严格的,即便是幼儿园的这些小朋友。可以看得出,儿子的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帮助学生建立严格的行为规范,比如不可擅自行动,遇事要打报告,要专心听讲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并不是仅仅通过简单的命令来让学生服从,而是通过强调师生互相之间的“尊重”和“感觉”,来让学生们明白人与人之间一定要互相有礼貌,要互相关怀,不可以伤害别人的感受。我注意到小孩子之间有时发生争执,而其他小朋友也会用这些道理来劝解,令人侧目。

有时候我把事情做完了,就干脆搬一把小椅子加入学生的行列听课,看看幼儿园的小学生们都学些什么。教学的方法很简单,基本就是学生统统席地而坐,而老师拿一本书讲解并不时地提问。虽然讲述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但有一点对我印象很深刻。老师在讲解世界各地的人情风物的时候,总是一再强调虽然人与人外表不同,肤色各异,但大家都应该是好朋友,世界就应该是五颜六色。对这个年龄的儿童而言,也许“平等”还是个太过深奥的词汇,但事实上这个概念已经在他们头脑中潜移默化了。

社区里年龄相近的小孩子不少,很多都在同一个学校里,于是也给了平日里忙忙碌碌的家长们一个加强联络的机会。最明显的,是一下子凭空多了不少的生日聚会邀请,隔一段时间就有某个小朋友过生日,于是家长就会送来卡片,邀请去家里或者什么地方庆祝一下。平日里邻里们也有交流,但毕竟机会不多。而生日会往往就成了观察美国人家庭关系的一个窗口。简单而言,美国人怎样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与中国式的家庭关系,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一种常见的误解,就是似乎美国人的家庭对于子女就是一味的自由放任,完全没有压力,既不必做大量的作业,也没有补习班,天天就是玩乐而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人对于子女同样也会给予加班加点,课外补课,还有各种课外活动参加。虽然程度上比不上中国国内的压力那么大,但也绝不是完全放任不管的状态。在这一点上,美国家长与中国家长是一样的,他们也有压力,也希望孩子多学一点。那么二者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有一次去参加邻居的一个生日聚餐会,小小的客厅里聚集了三个家庭的大人和孩子,甚是热闹。分过了蛋糕后,大人们在一起聊天,小孩子们也聚在一起游戏。我正在和主人一家说话的档口,几个小孩子跑过来追逐打闹,吵闹得厉害。于是女主人马上很严肃地对几个小朋友们讲,“我们正在谈话,请你们尊重我们的时间和空间”。当时我听了这句话心里就突然有所触动。个人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概念在中国人的家庭文化里似乎是不存在的。

现在很多美国人都知道,大学的家庭社区里常见国内来的爷爷奶奶,主要的职责就是照看小孩子。而一个著名的景观,就是小的在前面跑,老的在后面追,唯恐磕着碰着,出门都要包得严严实实,就怕风吹着雨淋着。这也就是有人所感叹的,美国孩子是跑大的,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现在在我看来,这里面一种重大的区别,就在于美国人也爱孩子,也给孩子功课的压力,但他们懂得要给子女必要的个人时间和空间,允许其有自我成长的一面,鼓励孩子思考锻炼,而不是全盘包办。

这种思维方式在教育上的结果是很明显的。就我的观察而言,无论是社区里的孩子,还是学校里的小朋友,普遍而言,首先是表达能力都很强,个性突出,少见害羞自闭,在大人面前谈吐自如,不怕出头露面。当与大人意见不一时,小孩子们常常会一本正经地申辩,有板有眼地讲出自己的道理。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群体意识很强。人的天性其实本来就是群体性的,这一点在童年时表现的最为明显,小孩子多数会喜欢聚集玩耍。而一旦这种天性在童年时遭到束缚,很可能一生都会处于心理上的落单状态。

简单而言,经历了这短短一个学期,眼见得儿子成长不少,也引发了自己不少的思考,可以说收获不小。以后会有些什么问题?天晓得。儿子前一阵子就和几个不听话的小朋友一起被老师带去和校长谈话,唬得我赶紧去学校跑了一趟查看究竟。谁知道以后还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过有一点目前是肯定的,对于学校和儿子的表现迄今还是比较满意的。其实想太多也无益。现在只要每天看着他头发乱蓬蓬,脸上带着图画课的颜色,难免再挂一点鼻涕,歪歪斜斜背着书包,一边脚底下踢着小石头,一边手里的树枝在地上一路划拉着一溜烟跑回家,我就觉得挺好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