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报道援引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说,新疆和田地区中级法院周二审理四名维吾尔人涉嫌暴力恐怖劫机案,三名被告木沙•玉素甫、艾热西地卡力•依明、吾麦尔•依明被以“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劫持航空器和爆炸罪”判处死刑,另一人被告阿里木•木沙因认罪态度良好,被判无期徒刑。

法庭公报说,被告人在今年6月29日试图劫持天津航空公司一架由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他们在飞机起飞后“手持拆卸后的金属拐杖,高喊宗教极端口号撞击驾驶舱,殴打、威胁机组人员和乘客,在引燃爆炸装置过程中,分别被乘客和机组人员奋力制服。”

在发生劫机行为后,航班被迫返航降落和田机场,6名劫机犯被抓获。其中的两人在被制服过程中受伤,经医治无效死亡。

法庭报道指,所有被告在法庭上都已承认对他们的犯罪指控。

海外流亡维吾尔组织–世界维吾尔大会对和田法院周二判决提出异议。该组织发言人迪里夏提周二向法新社表示说,被宣判的这些人并非劫机者,他们是因为在飞机上与汉族乘客争抢座位而发生打斗的。
按照迪里夏提的说法,和田当地的居民根本不相信发生了劫机案一说,他们认为这起事件显示中国当局的政治目的,借此加大对维吾尔人的镇压。他说,“我们认为整个事件缺乏透明度”。

法新社报道说,在法庭上担任四名被告的辩护律师是由官方指定的。和田法院的公报同时指,劫机行为导致了24名乘客、机组人员不同程度受伤,造成财产损失2858.3万元。

新疆6.29劫机案曾经引发中国舆论的强烈反响,除对案件本身涉及航空安全话题的关注外,官方及民间纷纷对机组人员的高调表彰和奖励轰动一时。但与当时的热闹相比,周二和田法院对案件的审判结果在中国网民中并未引发多大的反响。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一重判结果相对与重奖来说似乎是更加里所应当,无可争议;另一方面,或许是中国网民看惯了、听多了各种有关新疆的新闻,诸如“新疆切糕”、“新疆小偷”、“新疆骗子”、“新疆恐怖分子”之类的大小报道、官方或非官方消息之后。对这个看起来顺理成章的“新疆劫机”犯被判死刑话题自然没有什么兴趣了。

但问题又似乎没有那么简单,出现诸多有关新疆的负面消息本身就值得人们深思。

法新社报道说,中国自2009年乌鲁木齐75流血事件后加强了对新疆的管制,但当地维吾尔人的暴力抗议事件仍然不断出现。维吾尔人不满当局对他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侵蚀,抱怨将新疆的经济发展成果被汉族人夺走。但中国政府始终否认这些指责,认为中央政府已经对新疆的经济给予了大力扶持和发展政策,而将各种暴力事件的发生归咎于是宗教极端、暴力恐怖集团和民族分裂三股恶势力所致。

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来说,在戏笑调侃有关“新疆切糕”、“新疆小偷”这些并不被官方禁止的话题的同时,也都明显地意识到背后乌鲁木齐75事件的敏感禁忌不能触碰,不少人开始反思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口号下所采取少数民族政策的问题所在。

名为草根今日谈—“沉重的新疆切糕”的网络文章就对热闹的新疆话题所反映出的民族蔑视情绪提出警示,中国的现行政策导致民族隔膜。文章说“当新疆的大批资源源源而出的时候,当新疆的大批建设项目不断出现的时候,同时大批的内地人也源源不断地进入新疆。这就必然产生矛盾。”而“官方对当地各族人民采取暗地排斥的态度。新疆政府,在打击所谓的三股势力方面不惜血本,但在培训人民如何适应内地市场,如何适应世界市场方面,几乎没有做什么有用的事情,这必然导致民族之间的隔膜”文章呼吁只有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才是解决新疆问题的关键。

由此看来,不管是新疆切糕,还是新疆劫机犯,话题不同,但所反应出的中国现实问题却是同样地沉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