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影響全世界網絡與言論自由的會議(WCIT – World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Telecommications)正在杜拜進行,不少評論認為這會議會在基礎技術和電訊法例的層次合理化互聯網的監控。由12月4至14日的 WCIT 2012會議是一聯合國旗下,由世界各國電訊管理機構組成的組織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簡稱 ITU)召開,其中一個目的是要擴大 ITU 的職權,從電訊管理延伸到互聯網的管理。

以有效管理之名合理化監控

由於互聯網是由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共同開發,早期全球網絡的建立由英美主導,其後再透過商業力量慢慢滲透到世界每一個角落,自1998年開始,美國政府把互聯網的管理交到一個非盈利組織 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手上。這個做法被非西方國家究病,故此在聯合國的層次一直有壓力要求把互聯網的管理權收回。

為了回應這些壓力,ICANN設立了多個顧問團,當中包括由各國政府組成的(GAC – Governmental Advisory Committee)、由科技人員組成的 (IETF –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 TLG – Technical Liaison Group、SSAC – Security & Stability Advisory Committee)代表用戶的 (At-Large Advisory Committee) 顧問團。同時,ITU於WCIT 2002 年的會議建議定期召開世界資訊社會高峰會 (WSIS – World Summit on Information Society) 去討論互聯網管治原則等問題,2005年確立了「持份者參與原則」(Multi Stakeholders Approach) 並會定期於世界各地召開「互聯網管治論壇」鼓勵不同的持份者參與。然而,據 2011 年的資料顯示,WSIS 的持份者參與比例是:政府54%、國際組織25%、商業8%、公民社會11%、其他2﹪。可見,互聯網的管治原則,主要由政府和國際組織主導。

當政府不代表人民

然而,ITU部份成員,認為WSIS傘下的「假民主、假諮詢」太沒效率,以網絡安全的理由,要透過修改1988年訂定的「國際電訊條例」(ITRs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Regulations) 和全球電訊管理標準 (ITU-T – 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去加強互聯網的管治。然而,因為 ITU 由政府機構組成,當中有很多政府都不是由民主產生,不能代表人民做決定,有的甚至以管治互聯網為借口去剝奪公民的權利。令人更震驚的是,根據一些漏出的 WCIT 文件顯示,一些國家提出了嚴重侵犯用戶私隱和權利的互聯網管治標準。

其中一個修訂 ITU-T 的建議是把「深層數據包檢測」(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變成標準的互聯網監控手段。DPI這系統,簡單地說就是國內用於監控互聯網的防火牆,系統會掃描數據,並阻截一些被定為「有害」的數據包流通,要落實這操施,要從互聯網服務供應商 (ISP –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的系統著手。

為 Great Firewall 製造合法性

正如影像資料所說一樣,ITU是一個過時的機構,於1865年成立,最初只是為了建立全球的電報系統,所以機構不論在組成和決策的方式,非常封閉寡頭,若互聯絡的管治由它來決定,後果不堪設想。故此很多關注人權和言論自由的機構,都發動反對的行動,希望國民向自己的政施壓。

還記得去年與政府就《版權(修訂)條例》對奕時,碰上太多太多難以動搖的「國際標準」如以「科技中立」的借口,把版權保護自動延伸至所有(包括未來)的傳送技術,和「移除通知」的「網絡安全港」設置等。這些「標準」尤如在「火星」訂定,卻影響著每一個用戶。

在互聯網管治黑洞中投一根火柴

反 ITU 的運動,在一些民主國家相對有動力,在香港獨媒雖以團體的名義簽了一些國際性的反對聲明,但在一個黑箱管治制度下,究竟誰代表了香港去杜拜,遺憾地我們也不太清楚。事實上,互聯網管治這區塊實在太複雜,對於一個小小的草根團體,真的有被大石壓著的感覺。

無數的黑箱聚集在一個地方,變成了一個黑洞,希望大家能支持獨媒的網絡政治的倡議工作,在這個黑洞中燃一根火柴。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