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都看到婆婆站在九龍塘,一雙期待眼神,懇切望着急步的我,迴避那滿載風霜的臉,快速把報紙放在她手上,才稍稍釋懷。尋尋覓覓,是老人家的生活,球場的垃圾筒,每半小時就有老人家冒着”波林彈雨”來尋寶,常常讓足球飛的我們,份外小心。老人家的寶當然是汽水罐,每個只值一毫。

依希望記得某富商巨賈的說話,大概他說不介寧失去一百萬,但不能讓一亳硬幣,跌入坑渠,定必拾回,因為世界上的”錢”真的小了,世界財富少了一亳,天人的一亳,找到球場寶藏的老人家聽到此話,不知有何想說?

翻閱報紙,近日回收價格大跌,紙皮回收價只剩五成,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婆婆沒有被裁員,卻無情被減薪。銀行、會計裁員,還有遣散費,婆婆只能少吃二塊肉。

不過,婆婆仔數也很勵害,最強莫於過社區關係,免費網絡。未有facebook,已知天下事。記得有一次到新界太平清醮拍照,十一時,乘車離開,巴士變成老人中心專車,婆婆好奇我的存在,我也奇怪她們的出沒,她們一面慈祥告訴我︰”後生仔,你都識來看鳴芝星,蓋鳴暉的戲真不錯,下星期五,去吉澳又可以免費看戲。”接着,她取出那長長的神功戲清單,對牛彈琴給我解釋如何能整年免費看蓋鳴暉,大量西貢、北區的村落名字,懷欵婆婆是否懂得google  map。聽着她朗誦私人google  calendar(日曆),旁聽婆婆們的歡呼和評論,知道那裏有神功戲,那裏有一車車的婆婆。

看戲免費,食物也可免費,官塘、藍田,九龍東的盂蘭節,都派平安米,對我來說要”平安”,她們要的是”米”,清早排隊拿籌,拿着米袋的喜悅,不忙對我說︰”整個九龍東,走廿場盂蘭節,可以食足半年,現在米貴,真是很抵,又有意頭。從前,還有水桶、生果、日用品,現在只有米了。”婆婆沒有唱k,花錢娛樂,盂蘭節就是她們的吹水會,大旅行,見朋友收風,打聽吃喝,聽戲好時機。

太平清醮、盂蘭節,婆婆很識計數,又睇又拎,有人問街坊花一百萬搭竹棚,拜神,又何用呢?我猜婆婆眼中,節慶比起拿到審查過後的長者津貼,毫不遜色。我們需要facebook,婆婆想要太平清醮。香港人常斤斤計較,卻凡不着為一元八塊,望天打掛。婆仔數,我們眼中,幑不足道,卻有近30萬的貧窮婆婆、伯伯,每天必須被迫錙銖必較。怕甚麼?錢太多,拿不到津貼,錢太少,生活不了,醫療,百年歸老後怎打算?羨慕那富豪,閒情日致,站在坑渠,找回那個一亳硬幣。

PS: 謝謝細車的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