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2012年度十大好书分别是中国学者余世存的《大民小国》,留美华人学者涂子沛的《大数据》,《那似曾相识的七十年代》,作者是吕大乐, 中国学生蔡博艺的书《我在台湾,我正青春》,李政亮所著的《中国课》,张胜:《从战争中走来》,《台共党人的悲歌》,作者是蓝博洲,史云所著的《张春桥姚文元实传》,陈冠中的《中国天朝主义与香港》,以及邓康延的《先生》。

《大民小国》是被称为“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的学者余世存长期研习中国近代史的最新思想成果。作者在书中坚持个人的史观和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坚持人性人情高于一时一地的道理、坚持个人的独立判断。全书回溯了大变局时代中一代中国人,如邵飘萍、陈寅恪、张作霖、黄侃、顾维钧等,他们的命运和抗争。

《亚洲周刊》认为,在中华文人心间,最具魔力也最纠结的话语就是“中国向何处去”。如果说,个体生命的最大动力是攀比进取心,放大看,这也是民族魂焦虑的所在。而文人又能做些什么?余世存在新书《大民小国》写道,文人“只能从人文入手,只能用希望变革的自由意志与上帝安排的命运一搏”。

该书回望神州大变局时代,细述邵飘萍、陈寅恪、张作霖、黄侃、顾维钧等人与命运的抗争。但是,他们中间最瞩目也最光辉的是谭嗣同。作者认为,中国的变革是从谭嗣同等开始的,而谭嗣同的选择是中国变革“精神方式代价的全面呈现”。无论在当时,乃至其后,尤其当下,谭嗣同在华人社会都有无数知音。无论哪个主义的信奉者,哪种思潮的追随者,都敬仰和感佩谭嗣同。谭嗣同等同于中国魂,中国梦和中国路。

数据像生命一样鲜活,也如死亡一般冷峻。概念可以被模糊被曲解,但数据不可收买,不可偷换。留美华人学者涂子沛的《大数据》告诉读者,“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资料来说话”;而数据决定国家兴亡,建国理想的实现或沦丧也关乎数据。其实,留美前辈华人学者胡适和黄仁宇早已批评中国是“差不多先生”;中华帝国衰败就肇因于做事马虎,大而化之,不擅“数字化管理”,大大拖延了现代化进程。

作者称,是否中华民族对数字数据或事实天然迟钝,而精于颠倒是非或偷换概念呢?事实上,中国官场与民间从无「造假如同叛国」的观念。毛泽东虽然倡导「做老实事,说老实话,做老实人」,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全国造假成风;「亩产万斤粮千斤棉」,沦為不堪回首的国际笑话。直至改革开放,题辞甚少的前总理朱鎔基对中国统计部门不吝笔墨,挥就「不做假账」警言。「铁娘子」史美伦是中国首位官至副部级的港人,她坚持数据说话,在她任上中国股市黑幕纷曝光,而她后来也去职。中国「数据治国」要待何时?

香港近年一些示威活动中出现港英旗帜,有人高喊“中国人滚回中国去”等口号。港大社会学系主任吕大乐出书《那似曾相识的七十年代》,一方面反驳称英殖时代并非想像中美好,另一方面对英殖政府提供合理生活的詮释也令人信服。作者特别指出,香港当年国共两大阵营严重对峙,大部分巿民无所适从,不得不作「第三类选择」,而英殖政府适时地向他们提供了一套「不一定公平合理,但却有稳定规则可依」的生存方式,不仅不必捲入政治斗争,而且能从中找寻改善生活的途径。置身如此环境,能够支配自己的命运,夫復何求?巿民自然视其為安身立命之地。港英政府容许巿民与殖民制度保持一定距离,将时间精力投放私人空间,当局不仅不从中设置障碍,反而让部分人得到一定好处,只要他们掌握及遵守游戏规则。这是香港歷史真相之一,告诉后人一个浅显但绝对真实的道理:姓资姓社?姓「国」姓「共」宏大议题,有时真的不值得追问。是否让百姓安身立命,这才是执政要害,也是道德底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