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4日出版

如欲閱讀全部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主編的話】
去政治化的髒 文/長平

把去政治化作為思想和行動的前提,會讓這個國家的政治和空氣一起變得越來越髒。

【封面故事】
劉夢熊爆料「倒梁」
劉夢熊首度披露自己「助推」梁振英上台的幕後,稱自己曾通過某中共高層智囊直接向北京推薦梁振英,並成功拉攏香港銷量最高報章的老闆全力挺梁,更亮出梁振英的僭建事件中說謊底牌。

專訪劉夢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從來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現在的反對派怎樣吵也好,香港市民也不會太重視,但如果我這個頭號支持者和功臣出來反對他,就不同了。」

【特別報道】
致命的骯髒 文/余聲

北京霧霾僅是中國環境污染問題的冰山一角。骯髒的空氣、水和土壤時刻威脅着中國人的健康。

環境、公民運動與政治改革 文/吳強
制度和法律的缺陷、環保組織的妥協釀成中國環境惡化。解決之道在於社運為環保運動提供資源,環保正義拓展成為社會正義。

中國環境災難的原因:虧本買賣瘋狂做 文/鄭義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是對自然的劫掠,若以「綠色GDP」核算絕對是虧本買賣。解決之道在政治改革和土地私有化。

【中國】
趙紫陽:我可以選擇如何結束 文/魏寒楓

趙紫陽臨事逃避,在關鍵時刻放棄和專制體系博弈的機會;而他憑着良知堅決不與邪惡合作,成就終極救贖。平反六四,在他百年誕辰的2019年能夠實現嗎?

【香港】
施政報告:研究!研究!——梁振英施政報告無招可出 文、資料整理/蘇曉欣

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惟報告部分內容與其競選承諾比較都有所萎縮,甚至不見蹤影;他在報告中47次用「研究」一詞,具體的利民舉措不多,被輿論質疑只為拖延時間。

【台灣】
專訪同志伴侶陳敬學、高治瑋:要當彩虹阿甘 文/林怡廷

台灣的同志自我認同已經很普及了,但公民意識方面還很弱,有待渴望婚姻的同志伴侶能夠趁着當前運動氛圍站出來,爭取權益。

【國際】
埃及、突尼西亞革命後遺症 文/張翠容

中東多個地方血腥衝突未停,而在後革命時代的北非國家,過去一直進行地下福利服務的伊斯蘭主義組織,特別是極保守的薩拉威派,竟也堂而皇之透過民主選舉進入權力核心。

冷眼回首「阿拉伯之春」

【人物】
甘小二:拍非常寂寞的中國電影 文/戚振宇 攝影/鍾卓明

甘小二專注於記錄從未在熒幕上出現過的8000萬中國基督徒,儘管「賠錢也賺不了吆喝」,甚至在多數基督教教會和信眾看來也太過「離經叛道」,但他相信「假如100年後的中國人想了解100年前的中國人的宗教和精神狀况,我的影片應該無法回避。」

【文化·噪音】
資本叢林裏的音樂游擊隊 文/曹疏影

香港樂隊迷你噪音,有着社運樂隊的前身,但其音樂與意識的發展,又不止於此。於歌聲中反抗,本是人類最古老的本能和傳統之一,但所謂「反抗」,不僅意味着與統治怪獸搏鬥,也意味着如何深入、豐富我們的心靈。

愛上月光下奔跑的火車 文/曹疏影
比起現代、後現代社會之撕裂、異化、乖戾、荒謬、機械感——他們不是那種以音樂來同這些實現同構、以此來反向隱喻反抗的音樂。他們表達的是自身熱力在這樣的社會中,正向構築的一處空間。

【文化·閱讀】
專訪吳介民:留白的中國想像 文、攝影/林怡廷

「看得見、看不見中國因素是因為意識形態,在這裏我要和超越派及反問派清楚劃分,我是有政治態度的,我是希望跟中國交往的本土派,就這麼簡單。」

【文化·廣場】

人生千百味,調味的過程也是自我的創作。雖說豐儉由人,但加加減減之間,就是一種命運。

三十八團的水 文/桑克
我們的忍受力一向很強的,沒想到卻被苦黃瓜毀了。

味 文/夏芝然
他吻她。有一種他未曾聞過的味道。很奇怪但吸引着他。他不敢再吻。轉身抱着枕頭,然而,腦海很清晰地浮現不能形容的味道,味道好像是一個旋轉的西瓜波。他不禁笑了。

調味睡眠 文/陳偉哲
對我而言,睡眠是一種味道的藝術。調味睡眠可以隨心所欲:如果要深,就盡情酗酒,如果要淺,就要遠離咖啡因。

【文化·現場】
大島渚的香港啟示 文/湯禎兆

1月15日,日本新浪潮電影代表導演大島渚因肺炎逝世,享年80歲。他留給我們的遺產,有另類、前衛和膽魄,也有對強權野心和軍國主義的痛恨與反思。

【文化·詩歌】
寫給亡母 詩/韓東

懷念亡母,並未止於悲愁的思念,而是帶着莊周般的樂觀,祝福母親的新生。這祝福裏,有生生不息的愛和寬廣深沉的襟懷。(主持/周瓚)

【專欄】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式交易 文/張倫

衣俊卿與常艶這齣故事的一個特殊之處就是:發生在中共中央編譯局這個硏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最權威官方機構,但故事本質卻是一個想改變自己生活狀况的年輕女士與握有大權的所謂馬克思主義權威高官的權錢性交易以及其複雜的心理糾葛。

建設正常國家 文/榮劍
從孫中山主張軍政、訓政和憲政以來,中國國民對於國家何時達到法治和憲政是有心理等待的預期。但建設一個正常國家,應是國民的基本要求,國家建構的底線,執政者應當完成的基本任務。

毛澤東為何發動文革? 文/徐友漁
通過發動大規模的群眾運動,而非慣常的黨內鬥爭方式來剝奪劉少奇的權力,是因為毛澤東在組織上未見得佔據優勢。再加上毛年事已高,要自上而下的奪權,清洗劉的餘黨,太浪費時間了。

難以辨識的香港故事 文/鄧小樺
台灣隨便什麼人見白先勇都要躬身叫老師,但我們見崑南只會叫『嗨!崑南。』」如此隨和的低姿態,有時在他地不免被看小,只因為我們沒有擺出「你應該這樣對待我」的姿態。

馬英九的兩岸兵法 文/吾爾開希
兩岸棋局不是群雄並起的春秋戰國,而是你死我活的二元對决,同一本兵法也告訴我們,狹路相逢勇者勝!

被逼眾生相:庸人 文/陳希我
他一個生意人,竟然關心政治。在大陸,許多知識分子都不關心政治。此次「南周事件」,許多我想像應該發聲的知識分子居然很沉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