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照興

回顧過往一年,港產片充份反映香港轉型中的新摸索,以至社會氛圍改變引至的觀眾情緒變化。兩部票房成功的電影《寒戰》和《低俗喜劇》,題材各走極端,卻呈現類似的本土市場上令人意外的吸引力,令它們在電影之外,更成為一場社會事件——觀眾以購戲票表達的,已不僅是愛該電影本身,而是所謂撐港片的香港本土情緒,與近年本土意識的關注起着共鳴。

由此,去年具話題性的幾部港產片——這名單該包括《一路向西》,更多是變成一個比喻,象徵一股拒絕融合而自我力闢道路的創作力。這是多年來香港人最抗拒的中國干擾。農曆年周星馳的《西遊》是否仍能博得香港觀眾歡心,多位港片大導北上,拍出來的作品不斷被人批評為掉失港味之後,香港觀眾可謂用戲票做選票來否定之前一批失敗的合拍作品,同時也在簡單地否定各種形式的「合作」。甚至可以說,合拍片今天就像一個惡俗的名詞,表現為投中國所好的劣質製品——這正好也會變成這個考驗的最大測試——因為如果香港人熱愛的周星馳一旦被認為連新作都不合香港口胃,染滿為中國市場賣命的意識,那就宣告香港會與周星馳分道揚鑣——也可能意味着,香港觀眾在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對帶有中國市場元素的作品有好感。

問題是,單純以香港意識去救港產片可能持續嗎?

我們都知道,港產片正是不考慮持續這問題的快速消費品,它的活力就在彈性快速,跟風是它的本性,所以幾部地道作品受歡迎後,必然出現更多的類似作品,從彭浩翔的新作到陳果改編高登巴打的網絡小說作品,甚至各種低成本,粗口,網絡文化,也將成為來年香港電影的趨勢。而香港電影人從來考慮的就是生存,有得繼續拍就可以了,欠缺長遠目光,這是銅板的另一面。

在此意識下,你可以說香港創作人單純,相比國內的電影大腕,在思考的是如何破十億票房,如何建立中國電影新時代,香港創作人的思路就顯得務實得多,但同時也狹小了一些。這是新的中國或香港電影在轉型期的艱苦狀態,很多合拍大片空有大投資大想頭,但拍出的是劣質作品,有些簡單低投入卻得到票房奇蹟——如《人在囧途之泰囧》。

成功的邏輯仍未能被複製,意味着整個電影新市場遠未成熟。預期是,奇蹟的寫實題材作品仍會出現,而盛行一時的古裝大片將稍稍退出。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