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末日预言大行其道的途中,电影也跟着这条道路积极传教。它们一次次通过影像提前预演恐怖的浩劫奇观,欲图通过这种方式唤起人们的反思和怜悯。2008年,一部艾默里奇的《2012》把末日的时钟拨到了2012年12月21日,电影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把大家搞得人心惶惶,连克瑞斯滕·邓斯特也跟着拉斯·冯·提尔患上了“忧郁症”。不过历朝历代都有各自的“末日预言”,大家不必轻信玛雅的2012之说,就连危地马拉籍的玛雅长老也忍不住出来辟谣:“根本没这回事!”,倒是热心的霍金同学指出是4500年前的玛雅人没有把算术学好,真正的末日是在2220年。好吧,如果真是这样,那颗名叫“忧郁症”的行星还是来得太早了一点,如果人类真的逃不过自己的“末日劫数”,那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是那群冻不死,压不伤并且免疫系统极其完备的“小强”,这几乎是末世电影给我们的普遍常识。

有人说看末世电影就如同坐过山车,忽上忽下,但无论轨道再怎么弯曲陡峭,那幅夹在身上的保险杠总能保证观众平安的到达终点。诚然,在观看主流的末世电影时,观众热衷于把自己代入到那些意志坚定,目标明确的主人公身上,在逐次升级的危机中一边寻求刺激,一边跟着死里逃生的主人公寻求心理安慰。倘若艾默里奇没有让《2012》里的约翰·库萨克补上登船时捅下的篓子,最后让这个偷渡客跟着星球上最后一小戳美利坚人民石沉大海了,那估计电影院的座椅下就是提板砖的哐框声了。

不过在好莱坞之外,有一部分个性导演就喜欢把观众往天空一扔,然后任由你做自由落体的运动。他们觉得好莱坞的那套奇观主义都太浮躁,享乐先于教育的末日电影不利于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惊悸和敬畏。只有让观众扎扎实实的从空中落地,感受到那一瞬间的镇痛,才可能让我们在虚幻的光影中被惊醒。在观看这类的末日电影中,你要做好和导演一同走长征的心理准备,因为在那里没有好莱坞为观众搭建的快速轨道,你必须要跟着电影曲折的表现形式去努力探索其中的艺术核心。否则在观影途中你就像是一个脱离大部队的散客,不但不会觉得自己被导演摔得更醒,反而是在迷糊中被催眠了去,一觉醒来发现已被甩开十万八千里。

本次我为大家推荐两部与末世有关的电影,都和主流无关,是一些需要开动大脑的文艺作品,分别为吕克·贝松的《最后决战》和维姆·文德斯的《直到世界尽头》。

 

一、    最后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