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雾空气严重污染

北京大雾空气严重污染

中国首都北京因大雾导致空气质量严重污染,但中国当局在74个城市公布真实的空气污染检测结果的举动,受到国际间好评,美国国务院称之为“关注人民健康的好开端”。

仅仅在7个月之前,中国有关当局还要求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停止发布使馆进行的空气监测数据,斥之为不严谨不科学,不符合中国的标准。

所以此次北京市公布大雾中空气污染的真实数据,被一些分析人士看作是中国新领导层在政治上可能会更开放、更进步的迹象。

作风开放

音频:北京大雾中看新领导层政治进步迹象

北京大雾中空气严重污染之际,中国当局如实公布PM2.5数据,是否意味着新领导层更开明进步?BBC中文网记者就此话题电话采访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中心的张炜博士。

收听mp3

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

下载Flash

用视窗媒体播放器播放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中心的张炜博士在接受BBC中文网的采访时表示,与上一届领导人相比,目前已经可以看出习近平、李克强这届新领导人的作风更开放一些。

但他指出,由于美国驻华使馆坚持在网上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国老百姓也越来越关注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的空气质量,上届政府就已经开始公布PM2.5指数,现在要想隐瞒真实数据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仅凭公布真实的PM2.5数据这样的细节,不一定表明中国现状会有真正的根本性的改变,这只能说明新一届领导人在处理公众事务的方式上更为灵活,但是否会在民主化和信息完全公开化方面真正与国际接轨,目前对此进行判断还为时过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老百姓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饮水质量等有关健康的问题,将在明年3月成为中国总理的李克强周二(15日)也承诺,对待空气污染问题必须有所作为。

但是由于中国政府和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历来把经济增长看作是必须放在首位的政绩表现,环境保护问题当然退居其次,所以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比较关注民生的李克强把环保作为重点抓,仍然会遇到很多阻力。

安心空气

张炜博士认为,实际上不仅在中国,在所有正在经历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它们还没有富裕到使用清洁能源之前,环保和经济增长永远是一对相互冲突的矛盾。

选择侧重于经济发展还是环保,不仅关乎人民健康和国家经济,也是政治问题,因为由谁来决定两者间的取舍、通过什么方式来取舍、如何保证这一取舍有利于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完全是一个民主化、法治、以及政治透明的问题。

在世界现代史上其实有过一个类似的先例。1952年12月的“伦敦大烟雾”造成至少4千人死亡,也使当时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英国政界把环保问题推上议事日程的首位。

1956年英国开始实行包括《清洁空气法》在内的一系列立法,禁止工厂和居民排放黑烟,全国改用无烟燃料,这才有了今天伦敦的干净空气。

所以虽然许多人相信习、李新领导层的主观愿望是希望解决人民健康、环境保护等问题,因为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让人民的生活安稳,共产党政权的巩固也就能得到保障。

但是具体到如何在制度上保证,目前的中国政府却仍然缺乏整体性的政治决策,只有建立包括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在内的一整套方案,才能真正保证老百姓能吃安心饭、喝安心水、呼吸安心空气。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