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李晓婷 朱晓佳 实习生 张洁瑶 阎彬
1

2013年1月1日以来,国内社会新闻占据了《新闻联播》的大部分时段。PM2.5、曹家巷拆迁、问题鱼翅、菜价上涨等民生话题,成了每晚7 点的主角。元旦当天的“新年述评之二”,李瑞英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中国梦,有一个魂,那就是民生”。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常江认为,《新闻联播》的变化是中国电视新闻向专业主义迈进的很重要一步。 (南方周末截图)

2013年开年,买菜大妈、北京雾霾、成都曹家巷拆迁……抢了国家领导人的“位子”,坐了《新闻联播》的头条,国家领导人活动和会议,占据头条的时候不到四分之一。

《新闻联播》中百姓问百姓:“你觉得2012年过得怎么样”?有人说“不错”,外国人说“开心”和“万事如意”,小区保安说“凑合着过”,一年级小学生回答:“很累。”

“菜这么贵,我们这些村民都受不了了,太贵了。”镜头里,一位大妈一面把刚买的蔬菜装进塑料袋里系好,一面对着话筒说道,“你也反映反映呗。”

“反映反映”,随后在微博上被很多人调笑:“居然让《新闻联播》反映问题。”这段素材被用在了2013年1月20日的《新闻联播》上,时间是19时02分48秒,这是头条——以往国家领导人出席重大活动的位置。

买菜大妈出镜不到10秒,被嵌在一组名为《关注菜价上涨》、长达6分钟的头条报道里,颠覆了坊间戏谑的《新闻联播》“三段论”的前两大定律。“三段论”是这样描述的:“前十分钟领导很忙,中间十分钟百姓过得很好,最后十分钟外国人民水深火热。”

在“菜价报道”里,除了买菜大妈“受不了”,种菜菜农也很焦虑——菜价高的时候,大棚果蔬还没成熟;等过完春节果蔬丰收,菜价又会随着需求减少大跌,“菜贱伤农”。

主播郭志坚随后播报,面对“卖菜难”情况,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农产品的低税政策。“民生政策和公共财政,将全力为菜园子和菜篮子兜底。”郭志坚最后在“本台评论”里以坚定的语气总结。

“反映反映”,只是《新闻联播》自2013年1月1日以来的诸多变化之一。像买菜大妈一样登上《新闻联播》头条的,还有北京雾霾和PM2.5、成都曹家巷拆迁、因土地确权问题引发的“离婚潮”和天然气供应紧张等等。至于领导人活动和会议,占据头条的时候不到四分之一。

PM2.5联播

2013年1月14日,《新闻联播》的观众终于第一次见到了PM2.5——尽管在过去两年多里,这种以粒径命名的颗粒物在各大媒体的狂轰滥炸之下,早已不再神秘,《新闻联播》还是把这条新闻的标题拟为《揭秘显微镜下的PM2.5》。

镜头下,PM2.5被逐渐放大到7倍、10倍、20倍、50倍、80倍,最后是120倍,这时它看起来像沙粒,丑陋、粗粝、大小不一。一根头发也被以同样的倍数依次放大,直至壮大成一根黑粗的“橡皮绳”。这段长达1分多钟的镜头结束后,画外音响起:“专家表示,由于PM2.5颗粒的大小仅有头发丝的1/20,可以直接进入人体的肺部,从而对人造成伤害。”

这是2013年《新闻联播》第6天提到PM2.5,此后,关于PM2.5的报道又持续了3天。

新年第一天,主播李瑞英就在“央视新年述评之二”中播报:“全国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点投入运行。从今天起,公众从手机上就能得到PM2.5等关键信息。”

在这段长2分21秒的述评的末尾,李瑞英说道:“中国梦,有一个魂,那就是民生。”

PM2.5和空气质量,被鲜明地划入了“民生”的范畴。两天后,《新闻联播》补充报道了元旦期间PM2.5的监测情况和公布形式,关键词是“正常”。

2013年1月11日,北方地区雾霾天气开始严重起来,此后,《新闻联播》开始了连续7天关于PM2.5的追踪报道。7天里,《新闻联播》关于雾霾和PM2.5的报道累计时长34分57秒,平均每天4分54秒。其中,1月12日与1与13日的报道比重,已经接近以往唱绝对主角的“时政新闻”。

在这些新闻画面里,北京城大雾弥天,不但远处的建筑难以分辨,近处的行人、车辆也都灰蒙蒙的。报道特意播放了北京市西三环公主坟某处前后两盏交通灯在早中晚的对比情况:早上,笼罩在大雾中的两排交通灯尚可分辨红绿两色;午间,雾霾最“嚣张”的时候,漫天都是灰土色,后排的交通灯已经“隐形”,前排交通灯只剩下淡淡的三个光点,路上行人、车辆几乎不辨踪影;到了傍晚,整个天空变成灰黄色,交通灯只能散发着微弱的光晕。

这段素材被剪进了1月12日的《新闻联播》头条,题为《我国多地雾霾笼罩》;1月13日,雾霾题材的《环保部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依然占据头条。在该条新闻里,环保部公布了全国污染最重的前10个城市。

两天后,李克强在一次基层调研的座谈会上公开表态:“政府应该公开透明、及时并如实向公众公开PM2.5的数据。”这则消息并没有出现在当天的《新闻联播》里。

在连续7天、包含21条空气质量的报道里,《新闻联播》一共播出了4条服务性新闻,提醒人们出行小心、不要依赖口罩、大雾天气下开车要注意哪些问题,甚至还有主播张宏民在提要中谆谆劝导:“专家提醒,没事儿啊,最好宅在家里,少出门儿。”

在另外17条报道里,关于雾情、雾霾影响以及各地防治措施的新闻有13条;关于PM2.5的背景知识介绍3条;惟一一条评论“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里,更多地提出了应对建议,比如:政府淘汰落后产能,城市多建绿地,党政机关少开公车,带动有车族一起“环保”。

大雾逐渐散去,1月17日,李瑞英在最后一天的PM2.5报道中问:“下一次雾霾离我们还有多远?”这条报道最后总结,对于雾霾根本的解决方式是:要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

追溯至这场“大事铺张”的PM2.5系列报道的开端——2013年元旦之前,《新闻联播》明确提到PM2.5的报道,有且仅有一次。那是2012年10月16日“国内联播快讯”快速闪过的一句话:“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的要求,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已有138个站点监测并发布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等6项污染物的实时浓度值。”时长仅14秒。

再早些时候,PM2.5这个词连公开讨论都不顺畅。2008年,美国大使馆建立了PM2.5监测站点,并在微博上实时更新数据。那时PM2.5数值还未纳入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因为受到官方质疑,2009年7月,美国使馆发言人澄清说,监测站仅提供使馆大楼区域的空气质量信息,无法代表整个北京。

2011年入秋后,北京连续多日的大雾锁城,让媒体和网络对PM2.5形成了空前密集的关注,环保部门不得不逐步开始采取措施。

“改造”变成了“拆迁”

从1月4日到1月8日,《新闻联播》连载了一个故事:《走基层:曹家巷拆迁记》,共计时长25分06秒。

这种报道形式被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常江博士称为“新闻连续剧”,他对这次的报道本身的评价也颇高:“不但更适合日播晚间新闻节目的需要,而且在报道框架的设计上也花了心思,得到很多观众的认可。”

“连续剧”的第一集《十年拆不动的曹家巷》,作为1月4日新闻联播的头条播出。

一位年轻女记者娓娓道来:“2002年我从老家来成都念大学,十年间,亲眼见证了成都的飞速发展,但和许多大城市一样,‘危旧房棚户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座西部大都市。曹家巷,是成都市‘北改’工程的第一个项目,在这片198亩的区域内,住着3756户居民,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和家属。他们同意拆迁吗?他们的权益能得到保障吗?”

这段被叫做“记者观察”的话同时逐字显现在荧幕里泛黄的“笔记本”底板上。

“观察”中提到的“危旧房棚户区”就像一个隐语,在过去两年的《新闻联播》里,它和“改造老旧小区”、“农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这些词一起,实际上等同于“拆迁”。

而在过去的“改造”版本的报道中,几乎都采用倒叙手法:从居民喜气洋洋迁至新居讲起,再回顾过往的逼仄和困苦,两下对照,居民终于圆了“安居梦”,过上了“新生活”,无一不“非常满意”,对国家来说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果”。

《曹家巷拆迁记》中,几户人家公用的厨房里,有人洗头,有人烧菜,不论是洗漱还是做饭,都得排队。记者跟随住户到屋内拍摄,光线昏暗,一进门就被暗处的硬物撞到,狭窄的屋子里除了放着的两张床外,很难再塞下什么。

十年前,曹家巷因为资金问题拆迁未成。住在这里的3756户居民,有的急盼着能从这旧房搬到新房里去;有的指望着能趁机扩大点住宅面积;还有的在自家楼下搭了棚子卖东西,“要赔就得按商铺赔”,记者在旁白中交待:“很多人都把这次拆迁改造看成是这辈子自己住房升级换代的最后机会。”

曹家巷此次改造的特殊之处在于,住户们自己投票选出了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成员13人。这些“自改委员”,需要代表各式各样的利益诉求与区政府谈判。第一期节目到此戛然而止,抛下悬念:自改委能发挥多大作用?

每一期结尾,《曹家巷拆迁记》都会留下一个悬念。这些悬念层层推进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博弈、有妥协、有冲突的拆迁故事:“自改委”和住户的冲突,“自改委”、住户和区政府的冲突,区政府和规划局的冲突。

最后一集,80岁的“自改委”副主任徐恒一大早起来,摸黑洗漱后出门时,死活不愿意戴上老伴递给他的帽子,这天他得去“动迁大会”上给3756户居民做动员,“要保持发型”。

至于“自改委能不能在改造中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这一次,《新闻联播》只讲了故事,没有给答案,也没下结论。

 1

样本采集:2012年1月1日~1月20日,2013年1月1日~1月20日2012、2013年《新闻联播》报道类型时长对比。阎彬、张洁瑶:统计 (何籽/图)

“高度重视”、“做出批示”不见了

2013年1月11日这天,除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还有一个坏消息:云南镇雄山体滑坡。《新闻联播》当天报道了国家领导人对抢险救援作出重要指示。第二天,又用一条1分26秒的新闻报道该事件。第一句话就点明已确认的遇难人数:46人,27名男性、19名女性,其中包括19名儿童。没有再出现“国家领导人指示”,只提到“国务院工作组抵达现场,查看受灾和救援情况”。

这和过去人们关于《新闻联播》的另一个成见略有出入。在这个“成见”中,《新闻联播》的灾难报道模式是这样的:“事故发生后,××高度重视,××当即做出批示,要求不惜代价搜救伤亡人员,查明事故原因,积极做好善后工作,并注意搜救人员安全。”

在2013年开年来的二十多天里,除了雾霾天和山体滑坡,出现在《新闻联播》中的“坏消息”,至少还包括“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假鱼翅牟取暴利的现象大行其道”、“淘汰纸厂违规生产,记者调查遭围攻”等等,共计24条,平均每天一条多。而在2012年和2011年同一时期,可以明确划为此范畴的报道条数分别为3条和4条。

这些变化似乎在打破《新闻联播》“三段论”,以往“生活得很好”的中国人民,也渐渐和外国人民一起“水深火热”起来。

事实上,以“三个十分钟”划分的三段论,本身并不准确。

在学者周小普和徐福健2002年对《新闻联播》的抽样分析中,时政新闻(包括领导人活动、会议、政策等)在《新闻联播》中占据的时长平均在50%以上,即15分钟多;国际新闻则只占到7.3%,远不到10分钟。再细分时政新闻,领导人活动所占时长最多,大概占去35.3%,会议新闻所占时长则为15.6%。两位学者还统计了《新闻联播》使用同期声的条数比率:81.3%的新闻报道没有使用同期声,而是由播音员播报。

据常江观察,同期声运用增多的趋势,早在2011年就已经出现,“时政报道同期声的运用,其实是将政治领袖常人化的一种策略,是值得肯定的姿态”。

南方周末记者对比了2012年及2013年元旦至1月20日期间的《新闻联播》。2012年,国内时政新闻时长3小时41分42秒,占全部新闻总时长的39%,国际新闻长1小时26分18秒,占15%,余下国内其他报道长4小时20分30秒,占46%。2013年,国内时政新闻时长为1小时31分52秒,减少了近一半,占全部新闻时长的16%,国际新闻时长为1小时53分9秒,略有上升,占20%,而国内其他新闻的时长增长到了6小时零10秒,占全部新闻总时长的64%。

2012年最特殊的一期《新闻联播》,出现在11月15日,那是中共十八大闭幕后一天,《新闻联播》播出时长创下了纪录:延长了94分钟,共计124分钟;上一次延长超过1个小时,是在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全国哀悼期间。

2013年《新闻联播》的“新面目”,始于元旦三篇“新年述评”。跨年夜,康辉在“新年述评之一”里,字正腔圆地提到那个2012年最火的姿势:“如果说什么动作最能够代言2012年中国的姿态?最具人气的选择,也许莫过于航母舰载机起飞瞬间的那个‘航母style’。正是带着这份自信和乐观,朝着老百姓的美好向往,中国,走起!”在说到“走起”二字时,他脸上带着惯常的含蓄微笑。

“新年述评”连续“评”了三天。第一天的关键词是“走起”,第二天的关键词是“民生”,第三天的关键词是“世界”:“中国人在乎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人太渴望内部的幸福和谐,根本没兴趣对外扩张,也不可能制造敌人来羁绊自己的脚步。”

在向“世界”表明“没兴趣对外扩张”的同一天,几十个普通人成了那天《新闻联播》的主角。这是《新闻联播》2013年1月2日播出的“百姓连连拍”栏目。小学生、小学老师、建筑师、居委会主任等身份各异的人出现在这段两分零八秒的专题里,他们扛着摄像机,进行了一场采访接力。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你觉得2012年过得怎么样?”

大部分人依然对着镜头说:“不错”;外国人的感受也还是“开心”、“万事如意”;但也有穿着棉大衣的小区保安神色麻木地说:“凑合着过”;6岁的内蒙古一年级小学生觉得“很累”,“语文、数学很难,干嘛要出那些怪题呢?”

(汪韬对本文也有贡献)

 

原文:点击


© 壳子人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2013/01/29. |Permalink |光荣之路
Post tags: 南方周末

New:!我们建立了OMM人人公共主页!欢迎关注! |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