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17日 18:10:14

                                                                                                                                        关于“早教”的种种

                                                                                                                                                                        张鸣

              在中国的教育界,曾几何时,“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喧嚣,成了最强的声音。随着这些年,教育界有识之士对早教的批判,在公开场合,这样的声音的确减弱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早教,依旧在肆虐。所谓的早教,就是提前教育,把一年级的课业,放在幼儿园,把二年级的课业,提前到一年级,甚至有的地方做的更过分,提前的更多。说白了,所谓的早教,无非是商家联合了部分的教育行政当局,联手做的一场市场秀,通过此一秀,诱使家长们多掏钱。别的不说,只幼儿园一块,就能多捞不少。因为早教不仅教文化课,而且还连带着办起了各种兴趣班,从音乐,绘画到跆拳道不等。

              其实,早教的危害,在理论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样的提前教育,过重教育,对幼儿心理的戕害,怎么说都不过分。但是,为何网上和媒体上反复批判的早教,在现实中却能大行其道呢?答案是两个方面的,其一,作为幼儿园和学校,这样做有莫大的利益,只要上级没有明令禁止,它们无论如何都会继续操办,即使上级有了明令禁止,换一个名堂,也会接着来。臭名昭著的奥数,已经被明令禁止,但有些地方换个名目,还是搞。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即使上绞架,也还是有人要试一试的。其二,这样做,也有民众的基础。现在一胎化的政策,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特别急切。要成龙,就要比别人强,所以,多学一点,就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有的家长,即使看到了有识之士对早教的批判,但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这样,为了不让孩子在别的孩子面前产生自卑感,也被迫让孩子接受早教。有的学校,为了推动早教,对不选择早教的孩子,有意加以歧视。有的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没有在幼儿园学拼音,上小学之后,老师就对孩子百般歧视,逼得他们不得不转学。

              显然,家长和孩子的从众心理,已经成为早教流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多家长,虽然道理明白,都因为抵抗不了这种群体的压力,不得已选择了早教。但是,家长们应该明白,群体的压力再大,也是暂时的,但早教对孩子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却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结构,无论孩子拥有多少知识,多少技能,最终都会有可能一无所成,更有可能终身都不幸福。说破天,孩子是你的,不是学校的。早教的从众,跟商家造成的哄抢商品的效应,其实是一样的。但哄抢的结果,顶多让家里多了一些没用的商品,但孩子的心理问题,却有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克服。

              用害人的方式挣钱,就是贩毒,教育界出现这样的方式,实际上也是贩毒。现在已经到斩断毒贩之手的时候了,家长们,醒来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