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雅
VOA
华盛顿 — 多年来,中国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但是现在却在上演资本外逃的一幕,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非法外流的资金。有迹象显示,中国新领导人习近平上台上,中国的贪官更是加紧了卷款外逃的步伐。非法流出中国的资金究竟有多少?这些资金都是如何流出中国的?中国是否存在被掏空的危险?

*经济高速增长催生财富与贫富差距*

中国经济30年来的高速增长不仅导致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它也催生了一大批富人以及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

在2005年,中国仍然有2.54亿人生活在世界银行定义的每天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极端贫困中。与此同时,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中国拥有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达到67万户,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加富有,中国人在海外购买豪华公寓和地产以及支付高昂学费送子女到欧美上学的现象也日益普遍。

*资本控制下转移资金的途径*

在对个人和企业的跨境资金转移进行限制的中国,这些富人是如何将资金转移到国外的呢?

*在离岸金融中心设立公司*

国际金融诚信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卡尔:

“如果他们与全球经济联系在一起,他们有自己的生意,从事进出口业务,他们可以把资金转移出去。”

传统基金会的史剑道:

“大多数情况下是,你在香港和开曼群岛这些离岸金融中心设立一个合法的公司,然后你把在大陆设立的公司的钱电汇到这家公司,然后这笔钱就不见了。你想怎么用这笔钱就怎么用。”

*直接携带现金出境*

当然,最直接也是最传统的方式就通过手提箱将大量的现金带出国门。

在截至2012年9月30号的2011财年,美国当局在全美各个国际机场从中国公民那里收缴了将近200万美元的未申报现金。

为了逃避海关人员的检查,一些中国人甚至将现金藏在特制的腰带里入境,美国海关人员将这种腰带称为“现金带”。

但美国机场从中国人手中查扣的现金与加拿大机场比起来,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的有关数据显示,从2011年4月到6月初,在加拿大最繁忙的多伦多和温哥华国际机场,有关官员从中国公民那里收缴了约1300万美元的未申报现金,占这两个机场同期缴获的所有现金的59%。

旅行者在加拿大或美国入境时,他们所携现金超过1万美元的部分必须向海关申报,否则要被罚款。

中国政府规定,中国公民每年因私携带出境的现金不得超过5万美元,违反携带现金相关规定的人也要被处以罚款。中国方面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1年,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征收的此类罚款总计12.7亿元人民币,合2.02亿美元。这个罚款金额从一个侧面凸显了违规携带出境现金金额之大。

与通过箱子和口袋携带现金出境相比,有些途径则要更为隐秘和有效。

*其他隐秘的转账办法*

国际金融诚信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卡尔说:“如果他们在国外有亲属,他们可以进行货币替代。他们还可以通过监管比较弱或是不在银行网络里的银行进行不被记录的电子转帐。他们可以利用在印度叫做‘哈瓦拉’的交易。”

哈瓦拉相当于中国的地下钱庄。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导说,在帮助中国人将资金转移到海外这个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据律师和帮助中国投资者在海外寻找投资项目的经纪商说,服务项目从汇款中介到提供私人飞机由海关人员毫无顾忌的运送现金等不一而足。

*进出口报假账*

国际金融诚信组织的研究发现,无论是通过金融犯罪、腐败还是逃税的手段,80%以上非法转移出中国的资金是通过出口低报和进口高报这种“进出口伪报”的方式流出的。

卡尔说:“例如,一个中国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价值2千万美元的服装,他对中国政府说,这笔商品的价值是1千5百万美元,他然后要求美国的进口商把他应该还要支付的另外5百万美元存到他在海外的银行帐户上。在进口方面,比方说他从美国进口拖拉机,这笔交易价值1千5百万美元,他虚报,把它说成是1千6百万美元,他向美国的出口商支付1千6百万美元,然后说,请你把我多付给你的1百万美元存入我的瑞士银行帐户上。”

他说,这种进出口伪报转移资金的手段比逃税的害处大得多。

卡尔他说:“因为逃税只是在边缘上操作,而进出口伪报是把整笔资本转移出去,而不仅仅是税率部分。它损失的是整个资本。”

不过,传统基金会的史剑道认为,所有转移出去的资金不见得都是非法所得,而且外流资金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政府有关限制资本流动的规定而被算作非法的。他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腐败。

史剑道:

“在我看来,这些与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财富相比是相形见绌。例如,把一家国有公司据为己有。我不是把资金转移到国外然后再进入中国寻求税务减免,我侵吞了这家国营公司的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行政特区在方便内地资金外逃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拥有独立的金融系统和货币,而且对资金外流没有限制,因此成为资金流出中国内地的合法避风港,包括将自己的公司在香港上市,然后出售股份。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