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珠江上游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2001年至今造林1452萬畝,增加1320萬畝的森林面積,每年減少泥沙流失2500萬噸。根據大陸第二次石漠化監測結果顯示,廣西有679萬畝漠化土地「變綠」,石漠化治理成效居大陸第一。

中新社報導,廣西林業廳廳長陳秋華昨天指出,廣西重點在珠江上游紅水河兩岸及石漠化地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地位重要、恢復森林難度最大的坡耕地實施退耕還林,過程中,將退耕還林與發展林業產業、農村生態能源建設結合,解決農民耕地減少後長遠生計問題。

陳秋華表示,為確保退耕還林工程「退得下、還得上、穩得住、不反彈、能致富」,廣西重點發展了林漿紙、木材深加工、林產化工、油茶、花卉等五大林業優勢產業,一些地區透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還形成新的林業優勢產業,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此外,為解決農民生活燃料問題,防止他們對森林過量砍伐,廣西開展以沼氣為重點的農村能源工程,截至2012年底,廣西戶用沼氣池總量已達395萬座,沼氣入戶率近五成,全區森林資源能源性消耗由2001年的46%,下降到目前的25%以下。

陳秋華表示,廣西將繼續推進西江千里綠色走廊、北部灣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保護好珠江上游環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