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fbb35a2jw1dzqn4l0yvaj (1).jpg许成钢 许平 | 文

 

  2012年12月31日,在妻子王来棣(见本刊2013年第4期《历史真相的寻踪者》)因癌症去世的当天,住在同一间医院的许良英在因脑溢血术后感染昏迷不醒十余天后,被转入重症监护室。相隔4周,2013年1月28日,许良英因医治无效去世,走完了他93年跌宕起伏的一生。

 

  许良英1920年5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市张家渡村。父亲在他五岁时去世。许良英跟随母亲生活,年少时通过阅读对爱迪生、法拉第等科学家产生兴趣,植下科学救国的理想。中学时代,他读到爱因斯坦的著作,自此成为爱因斯坦的终身追随者——学术的和思想的。抗日战争期间,许良英进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学习。因显露物理方面才华,深得国际知名物理学家王淦昌教授的欣赏。与此同时,面对社会黑暗,他的心逐渐从科学转向了反专制、求自由的政治活动。他曾参与竺可桢领导的“文军西征”,沿途所见劳苦大众日常生活,感触极深,遂为共产党人的平等正义承诺而感召。1942年毕业时,为了寻找共产党,他婉拒王淦昌要他留校任教的邀请,离开了浙大,急得爱才心切的王淦昌登报寻他。

 

  1945年他返回浙大物理系任教,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任中共浙江大学支部书记。在轰动全国的“于子三事件”(于子三为当时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1947年被捕被国民党在狱中秘密杀害)中,作为中共地下党的负责人,许良英发起浙大学生罢课、教授罢教等行动,引爆了“反对非法逮捕、反对特务暴行、反对屠杀青年”的全国性学生运动,遍及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许多城市。这是1949年以前最后一次全国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解放前,他任中共杭州青委委员兼大专区委书记。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他任杭州团市委学生部部长,与时任杭州团市委组织部部长的乔石同事。

 

  1952年许良英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担任《科学通报》编辑室主任,并在组建中科院的专家队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在反对“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中,胡风的同学方然被打成“胡风分子”,作为方然的入党介绍人,许良英被批判,停职一年。这是他第一次受到政治冲击。

 

  1956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创建,他与于光远共同担任负责人,期待在中国建立科学哲学体系。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6月13日,许良英以党员身份在党内会议明确反对《人民日报》6月8日批判章伯钧、章乃器、储安平等人的文章。从此到处活动,游说,公开反对“反右”运动。因此他被打为中科院第一“右派”。声讨其“罪责”的文章刊登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要媒体的显著位置。因抗拒强迫劳改的处置,他被开除公职,被迫回到老家农村劳动改造,从此一去20年。劳改期间,在于光远、王淦昌及科学院一些领导人(如秦力生)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以一个“右派”(后为“摘帽右派”)农民的身份发起、规划、组织,并在后期克服“文革”的巨大困难,编译了三卷本《爱因斯坦文集》(编译者还包括范岱年、赵中立和张宣三)。“文革”刚结束,文集获得首次出版,是当时世界上文字最完整的爱因斯坦文集。这使得爱因斯坦的科学、民主精神影响了中国几代人。晚年许良英北京的寓所中一直悬挂着爱因斯坦的肖像,照片下的题词写着:伟大的心灵总是遭遇来自平庸者的强烈反对。曾多次访问许良英的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谷得曼说,这句话也是刻画许良英的最好的写照。

 

  1974年,由于爱因斯坦文集工作的需要,许良英曾短暂逗留北京。他目睹了“批林批孔”运动的疯狂状况,清醒认识到“文革”的真相,并重新思考中国社会的问题。他自称这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1976年“四五天安门事件”让他更清楚地意识到,科学和民主口号需要重提,中国仍需启蒙。

  1978年许良英获得平反,重返中国科学院。他主持编写的《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简史》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被金克木先生誉为“题为简史,实是大书”。上世纪80年代初,他曾与钱三强等科学家一道为政治局授课,讲解世界近代科技史和科技政策,率先提出“科学和民主是现代社会赖以发展、现代国家赖以生存的内在动力”。听课者包括时任总书记胡耀邦。上世纪80年代后期,许良英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深刻指出“新权威主义”之危害、最早阐释民主和人权基本原则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民主和人权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经济发展绝不是全部目的。同时,他强调宽容是维护人权的基本原则,通向民主的道路只能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启蒙。

  许良英一生最后20年里最重要的工作是与夫人王来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合著《民主的历史与理论》,以推动中国民主、人权的启蒙运动。此书除法国部分未完成外,整体已经完成,只待出版。他与王来棣合作的《从“专制的对立面”的争论看民主启蒙的艰巨》和他个人的《走出伪民主误区》(分别发表于《炎黄春秋》2010年12期、 2011年10期)是他们生前发表的最后两篇有影响力的作品。许良英在推动中国民主、人权、政治改革方面的巨大贡献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公认。为表彰他的贡献, 1995年9月,纽约科学院授予他“佩格尔斯科学家人权奖”。

 

  许良英正直善良,勇敢顽强,疾恶如仇,生活俭朴,毕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和民主。他的逝世是中国科学与民主事业的重大损失。
  2013年1月30日下午3时许良英遗体告别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遗体捐献中心举行。遵其与夫人相同的遗愿,他的遗体也捐献给医学事业。
  作者许成钢为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国之基金讲座教授、财新《中国改革》首席经济学家,许平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02-01/100488729.htm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