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之所以為政府,因為它不以盈利掛帥,卻以提昇全民福祉為己任。它或者有義務「win as much as you can」,但這個「you」,肯定不只是政府本身,而是整體社會利益。今年財政預算案總開支是4,400億,經常開支是2,913億,足足1,487億是「煙花式」燒完就無消費項目。它只停留在一次性出多少雙糧,電費補貼甚至撥款(關愛基金)外判其本身的責任,卻從沒有為這土地上的人民勾畫出更宏大長遠的圖畫,政府對其管治的城市有多少承擔及勇氣,可見一斑。

眼光短淺的規劃
政府高官似乎脫離不了從上而下的管治思維,於是它為社會安排各樣「良好願景」,偏偏沒有問受眾是否受落。譬如:

  • 向關愛基金注資150億,卻不願將它納入常規體制;
  • 增撥7,300萬元,增加600個資助院舍宿位、又向長者生活津貼受助人發雙糧,卻不願建立健全完善的社會福利機制,如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 增加全日制社福界登記護士訓練名額、增加病床、優化管理專科門診輪候名冊,卻沒有想過高工時、欠休息、生活環境惡劣均可能是致病的原因;
  • 以700億工程開支創造75,000就業機會、成立1億基金培訓海運及空運人才、成立小組研究零售業人力發展、又落力推動資助物流業、旅遊業、金融業……卻不是營造多元平衡的環境,讓每個個體都能按興趣選擇職業,發揮所長;
  • 向6所大學提供每年最高1200萬元資助支持技術轉移,卻忽視人文學科對城市的重要和文化價值;
  • 為什麼是補貼電費而不是推動可持續的能源計劃或鼓勵低碳的生活及消費模式、推動回收再造社會企業?何以完成課程的學生貸款人只是可選擇延長還款年期,卻不是從制度上入手,減低學生借貸息率,令年青人就業有更彈性?

月亮總是外國圓
最離奇要算是注資4.8億設立獎學金,資助20名傑出學生出外留學,學成後須回港任教師至少兩年。政府出資培育人材不是新事,十多年前筆者便認識朋友收到來自新加坡的邀請,政府會提供當地學費及生活津貼,畢業後需在當地工作數年,印象中沒為就讀學系和職業設限。當政府花整體納稅人錢送「傑出」學生出外留學,回來要執教鞭,背後的想像是什麼呢?

海外大學師資比本地好。當人家出錢邀請人才往本土受訓,我們卻把人材往外地推。香港的自信,是否少得太可憐?港英時期政府不少高官的確有被保送往外地進修,但他們本已取得一定教育程度,職場表現傑出才有這些機會。坦白說,海外大學(賺取龐大外匯的產業)多如星海,出國留學有何難?只要是尖子,海外大學多提供獎學金,即使去不了海外,尖子自然能就讀本地高等學府,不必一味崇洋,難道本地沒有擠身世界百強的學府嗎?若排名和本地學府不相伯仲,自然勢難以服眾。政府最好擬定公開的「海外名校榜」,非牛津、劍橋、普林斯頓、史丹福等級數不資助。

據了解,獎學金得主回港後「出任政府資助學校的教師,服務官津、直資或學券制下的幼稚園 」。為什麼直資學校也包括在內?直資相對官津學校有更大彈性以薪酬及待遇聘請優秀教師。若這些衣錦還鄉的尖子最後不過是回流直資學校,只是錦上添花,白白浪費市民的公帑。更甚是繼續拉闊各學校的成績異差,加強「名校」的標籤效應。計劃效果成疑,受惠人數亦極少。

政府對教育太無知
我們可以再問:本地不能培育優秀的教育人材嗎?即使有優秀的教育人材,又有沒有相應的教育制度讓這班教師可以學以致用,把全副精神教育學生,而不是應付無日無之的教育改革、推銷學校及填寫量化成果的達標報告?核心問題是,優秀的人材為什麼不選擇「教育」?回答這問題,又要回到教育制度和社會的文化氛圍。當教育制度只推崇「求學只是求分數」,入大學只求搵好工,理想職業等同發達,連政府的財政預算都只顧資助有「錢途」的技術科研……試問一個功利至上、凡事講求短期回報的社會,又如何孕育一批相信「有教無類」,真正把教育莘莘學子奉為理想和志願的學生?教師的光環在香港漸漸褪色,政府、家長和社會聯手摧毀教師的尊嚴和地位,不少教師淪為消費主義下的服務提供者。以至這個計劃本身,正正是「有買有賣」、「你情我願」的市場消費模式。

反觀以教育制度優良聞名於世的芬蘭,政府無需絞盡腦汁請人入行,因為當地教師的社會地位極高,一般普通小學老師受敬重的程度尤勝於國家元首。梁文道多年前已題文講及芬蘭的教育,他引述當地媒體的民意調查,當地年輕人最嚮往的職業是中小學的教師。企業都相信最頂尖的人材是教師。同時這些教師都像學者,真心喜歡學問,才能把孩子教成優秀的人材。

市民透過財政預算案,目睹政府的「洗錢」態度,便明白其「核心價值」。不願承擔的官員,造就這份短視的預算案,使它繼續滋養沒有願景的一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