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力建 

今年春节 ,去了趟中东,目的地之一是“一边海水,一边沙漠”的以色列。站在以色列与叙利亚曾争战不休的戈兰高地上,一种不知名的紫红色小花开得漫山遍野,有种来之不易的祥和、美丽。战场遗留下的武器和弹壳,以色列人将它们制成了大大小小的雕塑,姿态各异,十分逗趣。这小小的创意,不经意就显露了以色列人的乐观、幽默、智慧。

犹人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对于犹太人的教育,我颇感兴趣。在特拉维夫,我们访问了以前总理沙龙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小学,小班教学,每班20—30人。虽是小学,办学理念却很高瞻,标榜“革新、创业精神、创造力”。教室外的空地上,有学生的小小种植园,种植花草蔬菜,绿的叶,紫的花,收成好像还挺不错。随堂听了一节四年级的阅读课,小家伙们踊跃上台推介自己最近阅读的书,乐于分享。走过一间小教室,见3名老师正专注地对着6名学生讲解着什么,时而比划时而俯身授教。不禁好奇,校长解释道,这6名学生有轻度自闭症,老师正帮助他们学习如何过马路。见微知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映射出什么样的民族内涵。

犹太人的优秀得益于优质的教育,而深重的磨难令他们更重视教育。或许,对于一个历经长久的劫难和恐惧,没有祖国,几近亡种的民族,知识和智慧才是立国的恒产。

1948年,流离失所近2000年的犹太人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以色列,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义务教育法》。建国不过64年,面积差不多北京大小,沙漠还占了半壁江山,人口750多万,犹太人约占80%,在阿拉伯国家眈眈虎视之下。尽管如此,以色列仍成为中东最强的国家,位列世界发达国家,全球竞争力排在前20位。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是,占世界人口2‰的犹太人,却获得了22%的诺贝尔奖。对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个人——耶稣和马克思,是犹太人。列宁、爱因斯坦、比尔·盖茨、巴菲特、弗洛伊德、索罗斯、毕加索、肖邦、卓别林、斯皮尔伯格、茨威格、卡夫卡、迪斯尼……他们都是犹太人。

古老的拉比格言说:“拥有知识,就拥有一切”,犹太人崇尚智慧,将其看作是上帝神性的流溢,研习成为犹太人生命的源泉。据说,以色列人在孩子牙牙学语时,便在一本书上涂上蜂蜜,引导孩子去舔,意在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有过调查,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读书64本。而在中国,扣除教科书外,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不到一本,上海人算是国人中的“书迷”,一年平均也只读了8本。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以色列的教育格言与中国“教育为立国之本”异曲同工,只是践而行之,以色列走得稳健,中国行得蹒跚。以色列为3—18周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上世纪60年代,以色列的教育经费占GDP的11%,七十年代以来有所缩减,每年教育经费占GDP的8%左右,2011年教育投入349亿,占政府财政预算的10%强,2012年预计投入363亿,再度增加。为了让更多的青年人圆大学梦,考生每年有5次参加大学入学试的机会,而大学里又严格奉行“宽进严出”的宗旨。

最近正在举行的两会上,温总理宣布2012年教育投入占GDP比例终于迈入4%时代,会议现场掌声雷动。相较之下,我不禁汗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中国人还迷惘纠结于“钱学森之问”,慷慨的以色列人已将梁任公之言践行得风生水起了。

(文章发表于2013.3.13《羊城晚报》,标题为《钱学森之问与梁任公之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