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屆滿兩週年之際,台灣上百個公民團體聯合推動的廢核遊行也在台北、台中、高雄和台東同步展開。若從 1988年核四廠當地貢寮鄉民組成「反核自救會」,以及同年發生的第一次台北反核遊行算起,這是 20多年來台灣規模最盛大的反核遊行活動。年年參加反核遊行的人說,今年參與遊行人數「比過去 20年加起來還要多」。

為何反核遊行突然捲起這麼大的風雲?

毫無疑問,福島核災是當頭棒喝,而對那場災難捐出最多善款的台灣人民不可能對腳下這塊土地的核災風險繼續無動於衷。如果面積較大、風險預防與控制能力較強的日本面對核災都束手無策,萬一台灣發生核災,後果難以想像。

台灣目前運轉中的核能電廠,分別是位於北海岸的核一廠、核二廠,以及位於台灣南端恆春的核三廠。興建中的核四廠也同樣座落在北海岸。這四座核電廠風險相當高。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全球有 14座核電廠位處高活動斷層地震帶,台灣 4座核電廠都榜上有名。而核一廠、核二廠還同時面臨海嘯風險。更可怕的是,台灣運轉中的三座核電廠燃料池內儲放的高階廢燃料棒,已達原先設計容量的四倍,不符合國際核能安全標準。再者,英國權威科學刊物《自然》雜誌去年刊出的一篇文章更點名全球最令人畏懼的 3座核電廠裏,台灣就佔了 2座,因為核一、核二廠半徑 30公里內涵蓋台北都會區,周邊人口數將近 600萬人。

被稱為「拼裝車」的核四廠則更令人擔心。至今已耗資近 3000億台幣,期間曾三度追加預算,目前估計還需要再增加數百億元。這還不打緊,根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估計,核四廠完工後還要繼續花大錢,包括未來 40年的核燃料、運轉維護、除役、核廢料處理等成本,會再花費超過 1兆元。這一切換來的卻是令人提心吊膽的核災風險,以及永遠揮之不去的核輻射污染、健康和安全疑慮的夢魘。

回首 20多年來的核四廠存廢爭議,歷經大小抗爭不斷,朝野政黨對峙,甚至曾引發罷免總統的政治危機。停建過的核四廠後來復建,始終堅持續建的國民黨繼續堅持,始終堅持非核家園理念的民進黨一直無法有效制衡,而大多數的人民則彷彿置身事外。

直到兩年前福島核災的發生,開始改變了這場賽局。關心核四廠安全問題的人增加了,媒體有關核電廠管理不善、安全疑慮的報道變多了,「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橫福布條開始出現在台灣的許多角落。

兩年來,除了數十年來參與反核運動的老面孔之外,許多新面孔也陸續站了出來。當中有為了反核理念寫了 300多篇專欄文章、參加上百場座談的旅日作家劉黎兒,有自稱「仍流着記者的血液,必須捍衛下一代的權益」的豪門貴婦陳藹玲號召成立的「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眾多演藝界明星如林志玲、伊能靜、陶晶瑩、蔡康永等人公開表態反核,許多年輕學生投入這場反核的社會運動。與此對照,閃躲核電爭議且拒絕表態的羅大佑,則被質疑不再是社會批判先鋒。

3月 9日的這場廢核大遊行,雖然有遊行民眾喊出「叫馬睡核電廠,叫馬吃核廢料」的口號,但這並非一場反馬(英九)遊行。同樣的,這場遊行雖有不少民進黨政治人物參與,但已完全超越了藍綠對抗的舊格局。

這場遊行代表的是新公民社會運動。它拒絕「怪獸電力公司」繼續一手遮天,拒絕承受電價上漲和經濟衰退的恐嚇,拒絕政治人物廉價的承諾和保證,更拒絕政黨利益的算計。相反的,它要求的是公開所有核電廠的資訊,要求立即停建核四廠,要求將興建和營運核電廠的經費用於研發替代能源,要求建立非核家園。最近媒體民調更顯示,多數民眾支持停建核四廠,並且堅定表明「就算漲電價也要停建核四」的立場。

是的,福爾摩沙島不要成為下一個福島,因為美麗島要繼續美麗下去,這是台灣這一代人的責任,也是下一代台灣人應該享有的權利。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