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病逝的中共贵州原省委书记、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在一众高官里,显得有些“另类”。

石宗源是河北籍的回民。3月29日,在八宝山的官方告别仪式结束后,又在牛街清真寺举行了传统的穆斯林葬礼,随后土葬于卢沟桥回民公墓。从现场的照片看来,不知是否因为他是遽然离世而家人准备不及,四方土堆中立了一块水泥板,上面用红笔手书“石宗源”三字,坟墓周边拼了一圈水泥砖,相当简陋,令人唏嘘。

辞世时年仅66岁的石宗源,生前并非政治明星。其最引人注目的事迹,莫过于“瓮安事件”中三次向当地民众道歉。发生在2008年北京奥运前夕的瓮安骚乱,震动中外。基层官员在事件之初,延续高压与封锁之惯常思维,令局势失控逐步升级,公安局、县委大楼被焚毁。事件初步平息之日,石宗源即赶到瓮安,在探望当地居民之后坦言“瓮安不安”,并向居民表示歉意。在随后召开的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座谈会上,石宗源又两次起立鞠躬道歉。熟悉中国政情的人们会知道,一名省委书记就地方的群体性事件作如此表态,殊为罕见。

不仅如此,石宗源在谈及此事的教训时特别指出,“谣言止于真相”,要向社会及时、真实、准确地公布事实真相。熟悉新闻工作的石宗源表示,“我也希望记者现在到瓮安县城去采访,不要通过我们官方,而是偷偷摸摸去,走家串户。”2009年3月7日,石在面对媒体时再次表示,坚持信息透明是迅速平息瓮安事件的最重要原因,强调要启动舆论监督系统,要启动问责制,问责不作为的干部。

“瓮安事件”处理后,石宗源给自己打了不及格的50分。对这一低分,他解释道:“‘瓮安事件’惊动了境内外,对贵州的形象、对我们国家的形象,都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作为贵州省的主要负责人,我是有责任的。”

石宗源的“另类”还表现在主政贵州之时,提出一种“不合时宜的思想”—“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他认为,保住青山绿水,就是保住贵州发展与竞争的优势;要摒弃劳民伤财的“短期行为”、片面追求政绩的“轰动效应”、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促进。而在有的人看来,这种思维无异于“无所作为”的托词。

职业投资人、微博ID“简直”透露说,石宗源生前一直在微博上潜水,“是我所知的惟一亲自上微博的省委书记”。他关注了上千人,但自己仅发布了一条微博,就两个字:“种花”。而据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的博客文章回忆,2009年“两会”期间,石宗源曾与其谈及上网习惯。作为“热心网民”,石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上网。他七点半左右开机上网阅读约一小时,最常上的是人民网、新华网和新浪。人民网的“地方领导留言板”是必读栏目,看对自己有什么留言。遇有重要留言留有地址,他就当场打印下来,根据情况作出批示处理。据透露,这样的网上声音,他已经直接处理了六七百篇,“能处理的都处理了。”

对传媒的特别关注,与石宗源长达12年的宣传工作背景有关。在甘肃基层工作了二十余年后,1993年,石得以进入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并兼任省委宣传部部长。五年后,他调往吉林省,但依然是以省委常委的身份兼任宣传部长。2000年9月,石宗源又出任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在其任上,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01年3月改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升格为正部级单位。

据新京报相关人士回忆,当年正是他一手力挺新京报的创办。“当时一张未名报纸命悬一线险些胎死腹中,石署长一锤二锤三锤定音,其艰难情景本人至今仍历历在目。宗源先生一生波澜壮阔格局非凡,他作为新京报奠基者之一的功业,值得每一位曾经和当下的新京报人铭记和感恩。”

2005年12月,年届花甲的石宗源出掌贵州。这是他的政治生涯最后的一个重要舞台。2008年1月,石宗源本已获得连任省委书记,但“瓮安骚乱”事件之后仅两年,2010年8月,石与省长林树森被同时调离贵州。不久,他被任命为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有知情人透露,石从贵州调离后就堵着一口气,始终郁郁寡欢。胡舒立也在微博上说,当年,石宗源以开明的态度,妥善处理瓮安事件,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反被视为“有争议的敏感做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