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教育部在2013年将全面推进《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雄心勃勃地声称到2015年全球孔子学院要扩张到500家,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球布局。但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撰文指加拿大的人权事件表明北京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的过程并不太平,仅在加拿大,除麦克马斯特大学将在7月底关闭孔子学院外,早些时候更有马尼托巴大学和卑斯哥伦比亚大学拒绝让孔子学院落户,这些都表明西方大学正重新审视孔子学院。

该文的撰稿人是来自美国波士顿的马库斯,他首先引用了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认为它可能正说明被北京以孔子冠名的汉语学校在全球各地面临的命运。位于加拿大华人最集中的大多伦多地区西部汉密尔顿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来自中国的汉语教师赵女士在2012年向安大略省人权委员会提出人权诉状,指孔子学院要求她隐瞒自己的信仰,不允许她与学生谈及这些话题。孔子学院规定教师不能与被中国政府取缔的组织有联系等等。麦克马斯特大学公共与政府关系助理副校务长安德烈娅•法夸尔在解释停办孔子学院的原因时说:“麦大关注孔子学院的聘用过程,孔子学院必须改变以适合我们的标准,在孔子学院拒绝后,我们只好做出停办的决定”。

除孔子学院最新争论的爆发地加拿大,其他国家反对孔子学院的人数近年来也大幅增加。马库斯认为除聘用人员时侵犯人权外,批评者还指责它在台湾的主权地位和朝鲜战争的起源问题上做宣传。曾成功抵制孔子学院落户的马尼托巴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罗素说:“在决定聘用谁和教学内容上,孔子学院没有独立性和公正性。他们只是照搬中国那一套,对我们的学术自由没有兴趣。”

对破坏国家安全的顾虑也是孔子学院受西方国家关注的原因之一。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局长理查德•法登在2010年就对媒体表示“中国人试图在加拿大全境的大多数学校里投资兴建孔子学院”。这些学院由使领馆外的代理人管理,以造成使领馆没有插手的印象。

西方国家和大学对孔子学院的重新审视,并没有阻止北京扩张计划的出台,八年《孔子学院发展规划》要求在四年内于各国新开办至少142家孔子学院。这些受中国教育部旗下的汉办直接领导的学校,以向国外大学提供资金、教师和汉语教材的方式开办,这对于一些资金短缺而又想开设亚洲课程的大学来说,是一个很难抵挡的诱惑。马库斯说,宾夕法尼亚大学拒绝它落户,但墨尔本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开设了孔子学院,斯坦福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等顶级大学也同意开办。这种西方大学里因孔子学院而出现的价值观和现实利益之间的冲突,被美国国会成员德雷尔称为“令人尴尬的中国热”。

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中小学孔子课堂发展更快,现已达到500多个。自2004年底马里兰大学作为美国第一家高校与中国南开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以来,至今美国已有81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其中127个为孔子学院下设的课堂。但现在,中国大陆官方以金钱为后盾、在全球强力推广孔子学院的做法遭到了美国的抵制。根据美国国务院的公告,目前在该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将离境。美方称不会为他们续签签证;如果他们愿意,可回到中国再申办适当的交流项目签证。公告声称:“目前,国务院正在审查孔子学院的学术资质……孔子学院必须申请美国的认证,才能在其所在大学开展教学。”之所以需要美国认证,是为了确保教育符合并保持相关既定标准。

孔子学院在美国出现麻烦,表面看来有两个原因:一、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大都持J—1签证,这是一种非移民签证,签发给来美国参加美国国务院批准的“交流访问者计划”的各类外籍人士。换言之,中国教师从事的工作与持有的签证目的不符,即从交流访问变为实质性的工作。其二、由于孔子学院大都依附于高等教育机构并延伸到中小学课堂,而高等教育机构和中小学的教学需要认证,孔子学院则缺少了这一环节。上述问题的存在其实由来已久,孔子学院在美国校园内已有近10年时间,之前美国默不作声,现在突然叫停,与孔子学院教学的名不副实有关,也反映了美国内心深处的困惑。这种困惑是中方以汉语教学为载体来宣扬其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则与美国传统的价值观产生冲突。2012年3月28日,美国国会外交事务监督与调查专门委员会就“中国公共外交代价”举行听证会时,国会众议员达纳·罗尔巴克尔就指责中国通过私营媒体和公共教育“进行宣传”。

为何强大的美国会对中国的宣传产生恐惧?众所周知,中小学生是价值观处于构建的时候,他们对善恶美丑的分辨力还不够强,容易被扭曲的价值观误导。一些外派孔子学院的教师在教授外国学生汉语的同时,津津乐道中国经济的繁荣,并且认为经济的成就是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政府的主导下取得的。这样的宣传会让价值观尚未定型的中小学生认为,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症结在于民主党或共和党不够正确,政府不够强大,因此,要真正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应该向中国学习,必须强化党的领导和政府的作用。这就是症结所在。一旦中小学生接受了这样的价值观,他们长大成人后会主张政府领导一切,政府不应该停留在裁判员的位置上,而应当“下场去踢球”,即政府直接投资、兴办国有企业、官员与商人密切结合。如果美国政府在经济问题上缩手缩脚,与国会吵翻天,则有“不作为”和“效率低下”的嫌疑。如此一来,美国就有可能“国将不国”,成为一个 “美利坚人民民主共和国”了。可以想象,中方的教学内容不让美国恐惧都难。这正如主人邀请客人到家里做客,客人并非谦谦君子,而是在客人家里对孩子大谈自己通过欺骗、抢劫而快速致富的生意经,这如何不让主人反感?更糟糕的是,这个客人一边聊天,一边紧紧盯着女主人高耸的胸脯,主人只好下逐客令了。

也有人抱怨美国政府,为何不限制法语联盟、歌德学院并要求它们进行认证呢?原因很简单,法语联盟和歌德学院作为独立的商业机构来运作,并不挂靠到美国的大学和中小学里面,所以不需要认证。而且它们的目的很直接,就是通过语言教学来挣钱。而孔子学院并不去挣钱,反而每年花几十亿美元让外国人免费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挟带私货,让思想简单的美国佬想不明白,到底孔子学院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如同在一个市场里面,大家都忙着挣钱,突然闯进一个人,他根本不卖任何东西,而是拿着东西见人就送,市场里面的商家不奇怪才叫怪。刚开始,各个商家都以为这个大阔佬在搞慈善,所以不免有些羡慕嫉妒恨,等了解到这个“阔佬”的真实情况后,他们的疑心就越来越大。其实,这个所谓的阔佬家里人并没有吃饱饭,不少孩子依然在山洞茅草棚里面上课,亲戚们还为其捐资助学,资助“爱心午餐”,还有“希望工程”和诸多的“爱心工程”,甚至连基本的校车问题都无法解决。在此情况下,这个市场的管理者当然会站出来怒喝:“大阔佬,你来到这个市场究竟想干什么?”

前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决策计划主管、资深律师大卫•哈瑞斯接受采访时评论说,孔子学院事件关系到加拿大的声誉。在加拿大成立这样一个机构本身就存在着道德、价值观及法律问题。大卫•哈瑞斯表示,孔子学院能够进入加拿大这本身就体现了加拿大是一个开放的多元文化的特色。但中国政府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这一点。如果我们的学术界接受了孔子学院对这一制度的宣传时,那么我们就会在许多方面自找麻烦。在破坏自己传统价值观的同时也损害了我们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很可惜一些机构,特别是那些已经同意开设孔子学院的机构,显然没有意料到(那里的工作人员)需要回答一些很严格的、有关个人背景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依据孔子学院的资方 ——中国大陆官方当局的意愿而设立的。由此可见,现在我们一些由纳税人资助的机构,受到中国大陆官方当局的操控的可能性增加了许多。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因为它与加拿大历史悠久的学术实践相悖。他认为,“加拿大联邦政府,省级政府,特别是那些参与管理的教育学术机构的部门,有必要开展一系列的调查,弄清楚究竟这些孔子学院都参与了什么活动,这是(政府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显然,(孔子学院)的许多作为,并不符合加拿大的国家利益,违背了加拿大的价值观。”

哈瑞斯也曾接触过孔子学院的教员,了解了一些有关孔子学院的情况。他表示,有些人抱怨中国政府所提供的这些教科书的内容,认为这些内容反映了中共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目的,与加拿大教育机构一向推行的求实、自由、民主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哈瑞斯表示,“其实,在纳粹政府凶残本质暴露之前,它也在施展所谓的迷人魅力攻势。而最后的真相却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灾难,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生命。我们也从斯大林和其他共产主义政权的独裁者身上得到许多教训。所以说,我们不要被这种虚假的魅力所迷惑,以史为鉴。”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刊登一篇文章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为“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短短8年内,中国教育部已在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400所孔子学院,德国就不下10所。同德国的“歌德学院”不同,孔子学院通常是中国高校同德国境内高校合作的产物,分摊费用,双重领导。而孔子学院正改变其战略,原因是中西学术界对孔子学院一再提出批评:在西方,人们担心,北京拨出的资金收买了德国的汉学界,使之受制于中国的检查制度;中国国内则有人抨击为孔子学院的拨款是无谓的浪费,无助于实现超出现有各种语言及文化活动框架之外的弘扬中国文化的蓝图。文章指出,根据中国的一项新战略,孔子学院不仅将效法美国的“艾森豪威尔计划”或“富布赖特奖学金”,而且更具雄心,要在全球实现“新汉学(中方称“新国学”)”,换言之,北京意在掌控全球所有关于中国的认知。“不过,不清楚的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和‘中华文化’不过是代表共产党的密码,这个党不仅要求单独掌权,而且也要求拥有对国家的单独阐释权。……无论怎么看,尽管概念含混不清,‘新汉学’是对软实力的呼吁,中国今天有能力轻松拿出显示这一实力的资金。为此,主管孔子学院的教育部便同文化部之间发生不间断争斗。文化部在柏林等地就经营着文化中心。在这方面,争取掌控全球关于中国认知的努力就成为(中国)国内围绕资金和影响力争斗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优势所在。”……“孔子学院新战略引发的问题就是:旨在夺取文化霸权和控制权的这一设想是否能实现?或者,中国问题的中外研究者在实践中是否会发展出一种自主的动力,使意识形态的紧身胸衣越来越松弛?答案最终将取决于西方汉学家们的自信和分析能力。围绕着‘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的斗争,正进入一个新阶段。”

对语言和文化而言,以电脑为标志的电子化时代是一把双刃剑:在加快和扩大传播的同时,让人类几乎失去手写的动机,从而反对语言和文化的传承构成一种限制。对原本就复杂的汉字而言,电子时代更形成一种窘境。《南德意志报》在政治版上发表一篇文章,谈到了中国年轻一代中不谙写字的人数尤其多这一现象:“这是对仍在使用中的地球上最古老文字的威胁吗?最早的文字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上。今天,在网上聊天的中国年轻人相互告别时用‘88,3Q’,意为‘Bye-bye, thank you’。教育部的一名官员就此警告说,‘全球化和现代技术对中国的传统和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该警醒了。’为此,将在学校掀起一场运动,早上念古文,下午练习写字—用手。新华社援引一名文学教授报道说,‘我们在海外开设起数以百计的孔子学院,为中国文字和文化造势,可我们自己的孩子却认为没必要学汉语。我们的母语正处在危机之中’。”

中国官方自许的所谓“输出价值观”之类的目标,国人倒也知道这么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一、二年级般的认字读拼音教学无法完成,因此,有关孔子学院的讨论当中,被谈论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些孔子学院到底烧了中国纳税人多少钱?既然是投资,当然需要核算总投资与单个项目投资。先说说中国在海外到底办了多少所孔子学院,弄清楚其规模大小。

以下是从中国媒体上搜集到的最新资料:从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挂牌,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在106个国家中建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

美国是中国人向往的第一移民之地,自然也成了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最愿意栖息之地,孔子学院自然云集美利坚。自2004年底马里兰大学作为美国第一家高校与中国南开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以来,至今美国已有81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不但提供文化课、太极课、汉语水平考试,甚至提供带补贴的“中国之旅”。2004年至2009年间,国家汉办派出近8000名志愿者教师,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中的68个国家。为更好地运作孔子学院,2006年在北京还成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兴办这些孔子学院到底投入了多少资金?由于当局有意让这本帐成为“国家机密”,因此国内人士永远无法得知其详。最近中国媒体列举了从汉办采访来的数据:设立一个孔子学院,中国汉办提供至多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每年的年度项目经费由外方承办单位和中方共同筹措,双方承担比例一般为1:1。2006年,中国派出300名“志愿者”教师,每人补贴1.3万美元。有两笔总经费看起来很巨大,2009年一年中国花在孔子学院上的经费共达1亿4千5百万美元;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的网站门可罗雀,但却支付了年服务费3520万元人民币。对于前者,国内人由于分项经费不清楚,无法质疑每所10万美元的孔子学院何以需要年经费这么多。对于网站的维持经费,国内人有个比较,因为据说同类网站年服务费最多不过十几万元,于是质疑声集中在这个网站经费上。

果真如官方所开列的那样,孔子学院的志愿者教师很清苦;海外那些大学也真不是为了中国政府提供的那几个钱,而是真心喜欢中华文化,国内人士也大可不必再担心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但实际花费远高于此。以孔子学院遍地开花的美国来说,美国国务卿提供的数据远高于中国。2010年,美国传统基金会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Helle C.Dale在World Affairs杂志7-8月合刊上发表一篇《全力以赴:中国展现魅力》;该文提到这样一件事:在2010年美国国会的一次听证会上,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资深成员参议员Richard Lugar指名要求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解释,为何中国能在美国开办60个文化中心,而美国在中国却没有类似的机构。克林顿表示,中国政府在美国正在做的事情,美国政府没有同样财力在中国做到:“每个孔子学院启动费用需要100万美元,每年运营费用超过20万美元。美国政府在预算上没有中国政府这样的大手笔开支。”

希拉里说的只是一般情况,在少数美国精英学校,中国的投入惊人。2011年11月3日,美国彭博社披露:一个与中国政府密切联系的北京组织提供400万美元,在斯坦福大学成立一个教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孔子学院,同时资助一名教授席位。但该项资助有个附加条件:这位教授不得讨论像西藏这样的敏感问题。斯坦福大学拒绝了这一条件,理由是学术自由,中国官员最后让步了。该大学计划用这笔钱聘请一位中国古典诗词教授,与西藏问题相去甚远。

但是,斯坦福依仗学校的名气与地位,获得不少社会资助,财大气粗有底气,能够挺直腰杆拒绝。在其他学校,这种要求大都被接受了。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尤克学院中国历史教授李普曼·乔纳森说,“他们上门推销我们想要的东西,中文教学;用孔子学院这种强力方式把中国政府引入美国学术圈,……他们会说,‘我们给你一笔钱,你就会有一个中文项目,但是不要谈论西藏。’在当前的经济情势下,拒绝他们很难。”这种情况不独发生在美国,在欧洲,中国要求在孔子学院的授课中不能讨论达赖喇嘛,也不能邀请达赖喇嘛到校园里来。

北京趁全球经济低迷时刻大把撒钱,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由于这类孔子学院已超出了传统的中文和中国文化范围,还通过资助研究项目进入精英学术界,规定资助的项目除不能讨论达赖喇嘛与西藏之外,台湾、中国军力增长、内部的派系斗争等亦为禁区,这种做法对美国的学术自由是个挑战。在中国大陆内部亦受到质疑。有文章总结孔子学院“三大滑稽”:一、孔子学院以国家名义大搞文化输出,却不过是给人作保姆式外教;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张,自以为得计,其实不过烧钱;三、挂羊头卖狗肉。

那么,中国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大举兴办孔子学院,难道真是喜欢赔钱赚吆喝?非也,中国“文化教育宣传战线”的高官们自有精密盘算。如2004年至2009年间,国家汉办派出近8000名志愿者教师,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中的68个国家。这8000名志愿者教师,当然大都并非平民子弟,而是官宦子弟,去的国家好与差,全看其父辈的权力大小。这一点在海外并非秘密,可以举出若干例子。国内人士也并非不知道此中内情,网民@斯文君爱竞红就写过一微博:“当大众为孔子学院的教师被美国驱逐而愤愤不平时,不妨看看美国的孔子学院都在玩什么猫腻:红官二代利用孔子学院向国内申请官方办学经费,然后让高官子女在里面任教。目的只有一个,用我们纳税人的钱帮他们拿到绿卡。明修孔夫子的栈道,暗度他们红二代的陈仓。——关掉何妨?关我屁事?”

平民们对花纳税人的钱让红二代、官二代子女在海外获得稳定的工作机会感到愤慨,但“文化教育宣传战线”的官员们还感到非常委屈:那些在大型国企做老总副老总董事的人,早就将子女送往海外工作,薪酬哪只会有两三万美元?都是做着党的官,凭什么他们比我们优越?那些依靠官场赚了钱的富豪们,也都在纷纷为自家买“船票”,凭什么就咱这清水衙门的官员子女该留在中国?花这点钱为我们家庭成员买个落脚点,应该。

这就是某些官员们不计成本往外“输出价值观”兴办孔子学院的真实动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