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伯后的文章说,在某些人看来,当年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之战曾让英国重振大国声威,但在英中围绕香港回归的较量中,却似乎由于撒切尔夫人的这次“失足跌倒”而有所丢分。中国,也被认为是“中央帝国”的简称,一些自高自大的中国人不愧为都是鲁迅笔下那个阿Q的传人!究其原因,并不是我们真正战胜了撒切尔夫人,这位“铁娘子”也不是因为面对强硬老练的邓小平,而甘拜下风失足跌倒。我们之所以能在当时英中两国的较量中出尽风头,那是因为香港本身所遗留的殖民时代的历史烙印,让我们作为受害的一方,原本就“占理”而已!

当然可以名正言顺,义正词严了,而英国作为当年不光彩的外来殖民者,自然也就难免理屈词穷无可奈何了。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事实上,不是我们的大国之威震慑了英国人,也不是邓小平先生就真比撒切尔夫人有多么高明和厉害,肯定不是的!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假设:把中国换成英国,把邓小平先生换成撒切尔夫人,中国同样也会无可奈何,邓小平先生也难免同样会像英国人失去香港那样黯然神伤的,你说是不是?

文章反问道,撒切尔夫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她为什么偏偏要对邓小平先生惧怕三分呢?再者,英国为什么要在中国面前甘拜下风呢?人家也是拥有核武器的世界五巨头之一!更何况人家还有当今一超独霸的美国铁杆盟友!它要是一旦和我们打起来,我们就真的能占到什么便宜吗?再让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吧,如果中国非法窃取了英国的领土,或者是强行军事占领了某块中英有争议的领土,你看英国人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忍气吞声?你看撒切尔夫人还会不会在邓小平先生面前理让三分呢?

撒切尔夫人在香港问题上所作出的妥协和让步,并不是英国不敌中国,更不是她本人就真的不敌邓小平先生,这恰恰反映出撒切尔夫人作为国际政治家的胸襟,这是她按照民主自由法治的精神,来处理国际争端的西方民主国家领导人的风范,这也恰恰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地方!这正是我们的不足和短板!而这一切竟然被我们拿来反复炫耀自己已故的领导人,炫耀中华民族的泱泱大国之威,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而作者文贝的文章则分析认为,借撒切尔夫人去世之机抬高邓小平,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撒切尔当时是英国首相,而邓小平并非是中国的国家元首。邓小平当时担任的两个职务,一是中央军委主席,二是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一个不担任国家任何行政管理工作的“太上皇”,却来主导国家重大事务本身就不正常。当时的中央总书记是胡耀邦,国务院总理是赵紫阳。像香港回归这种外交大事,从对等而言至少应当是由赵紫阳出面谈判,才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撒切尔显然知道当时邓小平在中国的地位,对中国政治生活的这种不正常现象,心里未必就不 感到反感。当然,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谈好之后的中英联合声明,最终还是在1984年与赵紫阳共同来签署的,这是因为,以邓小平当时的身份,根本就没有资格来签署这种国际文件。现在还在夸耀邓小平什么,难道是想表扬他“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吗?这种破坏国家正常政治生活和组织原则的事,根本就上不了台面,因此,这种廉价的吹捧只能帮倒忙,而无法为其增光。

王伯后的文章最后强调说,悼念别人要有起码的悲戚和怜悯之心,要沉痛而庄重。死者已逝,死者为大,即便我们说的都是事实,不可以暂时为死者讳吗?不可以暂时按下不表吗?当我们心有旁骛心怀不敬的时候,英国人的上帝可不管我们趁机在贩卖什么私货,它会一直看到我们的灵魂深处!谨以此文沉痛悼念撒切尔夫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专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