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从十个要点看苏联兴亡


进入专题
苏联兴亡 苏联模式 改革开放   
高放进入专栏)  

  
  【内容提要】本文依据作者60年来的跟踪研究,从苏联的兴亡中概括归纳出十个要点。第一,苏联在建党、建国和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第二,苏联社会主义三次显示出先进性和优越性。第三,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从30年代建成起就存在三大矛盾。第四,苏联由斯大林带头实行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制。第五,苏联社会缺少社会主义自由、民主与法治。第六,苏联在斯大林之后三次延误改革开放。第七,苏联社会到80年代末爆发经济、政治和民族危机。第八,苏联后期党内出现保守派、改良派和激进派三派较量。第九,苏联三派激烈斗争三年,终致亡党、亡国、亡制。第十,从苏联剧变中应当总结并且记取三个历史教训。
  
  【关 键 词】苏联兴亡/苏联模式/改革开放
  
  苏联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的举世瞩目的主角。它为什么从1917年到1991年只存在74年时间,就悄然消失自尽了?这显然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而不能只归咎于党和国家个别领导人在最后几年间的背叛和罪过。我有幸从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伊始,就在这里从事马列主义基础课程的教研工作,其内容就是讲授苏联共产党的历史经验;1956年后这门课程扩大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苏共党史仍是其中重要部分。60年来我结合教学工作,就苏联历史问题发表过约百篇文稿。去年我从中精选出66篇,汇编为一本文集,书名为《苏联兴亡通鉴——六十年跟踪研究评析》,约56万字,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把全部文稿按逻辑顺序为主,分为四编。第一编,苏联共产党的建立与成长是苏联兴起的根源;第二编,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苏联振兴的起点;第三编,20世纪20-8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第四编,1991年苏联灭亡的过程、原因和启示。我在全书自序中说明了为何以及如何要选编这本文集,总结出苏联兴亡具有通鉴意义的十点历史经验。在本文中,我要从另外一个视角指出十个要点,由此来看苏联的兴亡,在每个要点之中又都包含三个方面。这样归纳与概括,是为了便于读者掌握并记忆的。
  第一个要点,要充分肯定苏联建党、建国、建设三个方面的重大成就。
  苏联建党、建国、建设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而都是一波三折,三建而就。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始于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等人于1883年在瑞士日内瓦创立劳动解放社,在俄国国内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并且起草了党纲。1898年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发表了成立宣言,选出了三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不幸,会后有两位中央委员被捕,群龙无首,各个地方组织陷于分散状态。到1903年列宁等人在国外召开党的二大第三次重新建党,通过党纲党章,选出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与国内各地方组织建立了联系,重新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革命爆发时只有约5千党员,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已发展到约24万名。俄国工人政党夺取政权也经历了三次武装斗争。1905年爆发第一次民主革命,10月全俄政治总罢工发展为12月莫斯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革命转入低潮;1917年二月爆发第二次民主革命,首都彼得格勒工人的武装起义终于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进而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归工兵农苏维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党的领导人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以为实现共产主义条件已接近成熟。1918年即把党的名称由社会民主党改名共产党,1919年建立共产国际组织,要帮助各国建立共产党,推行共产主义世界革命;在国内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余粮归公,城市居民实行实物分配,停止货币流通,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1921年列宁总结经验,及时改正错误,才改行新经济政策,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扩大商品市场流通,以加速提高社会生产力,采取迂回之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可是1924年列宁过早病逝后,斯大林于1929年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急于求成。1930年采用行政命令和群众运动方式对资本主义经济开展全面进攻,对小农经济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到1936年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宣布基本上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简而言之,俄国作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花20年时间(1883-1903)创建了工人政党;建党后花14年时间(1903-1917)创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后又花19年时间(1917-1936)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筚路蓝缕,艰辛创业,其建党、建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在20世纪的世界舞台上对许多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起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第二个要点,要明确看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从30年代到50年代有三次在三个方面显示出新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第一次是在30年代苏联国内方面,只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和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8)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电气化、机械化,使国家经济总量超过英、法、德、日,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苏联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工农大众和广大知识分子摆脱了剥削,劳动成果归劳动者自己共享,劳动收入和生活福利大有提高。社会主义消灭了失业,消灭了贫困,消灭了文盲,普及了社会保障(公费医疗,养老金等),普及了男女平等(在受教育、就业、报酬、家庭地位等方面),普及了人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职教育等)。如果说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于30年代第一次在经济、文化方面凸显出先进性和优越性,那么它于40年代第二次就在军事、政治方面凸显出先进性和优越性。1941-1945年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打退并且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入侵。希特勒匪帮在所有欧洲占领国几乎普遍建立了傀儡政权,然而在消灭了剥削阶级的苏联却始终无法找到它的政治代理人。苏联于1945年5月消灭了德国法西斯势力之后,同年8月即挥师东进,对日本法西斯势力宣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投降。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从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又第三次在国内外两方面都显示出先进性和优越性。在国内,自力更生,迅速恢复了备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几次降低物价,尽力改善人民大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1954年首先建成了核电站,开启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先河。在国际上,1949年和1953年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打破了美国的核武器垄断,帮助东欧八国脱离资本主义阵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于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苏联红军还于1945年8月解放了朝鲜半岛北部,促进了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苏联红军于1945年8月还解放了我国东北地区,随后又支援了我国人民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1949年从东欧到东亚,13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地缘和政治上形成横贯欧亚两洲的以苏联为首的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资本主义阵营并立对峙。50年代社会主义各国经济与文化建设欣欣向荣,已在世界上约占三分之一份量。这是有史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最为兴盛的黄金时期。
  第三个要点,要深切洞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自从30年代中期形成起,就隐藏着三个方面的社会内在矛盾。
  苏联历任领导人长期无视甚至掩盖这些矛盾,讳疾忌医。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于1936年宣布苏联已经基本上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消灭了地主阶级、资本家阶级、富农阶级以及商人、投机者,剩下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劳动知识分子都呈现出新的面貌。1938年他进而指出: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应”。1939年他在党的十八大的报告中更明确地说:“苏联社会已经没有阶级冲突”,“呈现出一幅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友爱合作的图景。”[1](P237)我在1956年以前的教研工作中曾经一再引用斯大林的上述经典名言,当时我虔诚地信以为真,认为苏联这样“友爱合作的图景”正是我国人民奋斗的目标和榜样。“苏联的今天是我国的明天”,当时广为流传的这句口号,说得多么形象,多么逼真!可是1956年春天读到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揭发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个人专断错误的秘密报告后,我对苏联社会就开始另眼相看了。直到1997年我在深入探究苏联灭亡的深层原因时,我才洞察到苏联自从1936年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起,社会内部就潜伏着三大方面的矛盾。第一方面的矛盾是急于求成的过左路线与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尽快发展生产力、发展自由、民主、法治的矛盾。斯大林于1929年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1936年他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后,1939年又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战后1946年他又强调一国可以建成共产主义,而且他预计再实行约三个五年计划苏联就可以达到共产主义。斯大林在经济上急于求变求成,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到党中央政治局和总书记,这样势必阻碍了生产力和自由、民主、法治的发展。第二方面的矛盾是党政军高薪特权官僚集团同劳动大众的矛盾。遵循1871年巴黎公社工人政府的实践经验,工人国家的官员是社会公仆,其工资待遇应与熟练工人相等,高低工资差距不超过五倍。可是1936年时苏联工资差距已达约30倍,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又增至约50倍,到70年代勃列日涅夫时期更高达100多倍。苏联还实行兼职又兼薪,高级干部另享有住宅、别墅、特供商店等诸多特权。正是这个日益膨胀的高薪特权官僚集团,后来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掘墓人,苏共领导人不过是其政治代表。第三方面的矛盾是大俄罗斯主义势力同国内各民族人民的矛盾。俄国共约有120个大小民族,1917年时俄罗斯族只占总人口约43%。沙皇俄国没有海外殖民地,国内各民族是其压迫、剥削的主要对象,沙俄素有“民族大监狱”的恶名。十月革命胜利后,遵照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有波兰、芬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等民族脱离俄国,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大多数民族依然保留联合,组成联邦制的多民族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但是大俄罗斯主义势力依然强盛不衰,使得像斯大林这样本属南高加索格鲁吉亚民族的领导人也要依附大俄罗斯主义势力,才能维护其领导地位。斯大林执政近30年之中多次批判地方民族主义,歧视、压制各少数民族。1940年又把波罗的海沿岸早已独立出去的爱沙尼亚等三国又重新吞并加入苏联。到1991年民族危机的总爆发,终于成为苏联解体的序曲和绝响。我于1997年提出的苏联社会长期存在三大矛盾的新见解,在学术界得到很高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苏联东欧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徐葵研究员说过:“我觉得高放同志揭示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三大矛盾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高放同志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这三个主要矛盾中去寻找导致苏联剧变的深刻原因。”[2](P86,83)我认为从社会矛盾的激化来分析社会形态的变迁和转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四个要点,要切实认清斯大林带头开创的三种政治体制是苏联民主宪政变形和导致苏联灭亡的体制性根源。
  十月革命胜利后,制定过1918年、1924年、1936年、1977年四部宪法。这些社会主义宪法都明文规定苏联是实行民主共和政体,而不是君主专制或君主立宪制政体。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共和政体的主要特点是最高苏维埃(1936年以前称全俄或全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是苏联(或苏俄)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是苏联国家元首(苏联不另设国家主席一职),最高苏维埃代表是由公民按照普遍、平等、直接、秘密四个原则民主选举产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则是由最高苏维埃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由最高苏维埃组织的苏联部长会议(1945年以前称人民委员会)是苏联国家权力的最高执行及号令机关,即苏联政府。最高苏维埃和苏联政府每届任期4年。最初,在列宁执政时期(1917-1924年),列宁是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当选人民委员会主席,即政府总理。加里宁当选全苏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和后来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即国家元首。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是托洛茨基。从1922年4月起苏共中央开始设总书记一职,斯大林为总书记。苏共中央设总书记一职是为了加强党的建设,总书记不在政府机关兼职。可见苏联建国初期,国家权力机关是有分工和制约的,(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共 4 页: 1 2 3 4

进入 高放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苏联兴亡 苏联模式 改革开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所在分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