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观察者都对中国的对朝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嘲讽,但有必要在“诉求”和“方法”这两个不同的层面作出区分。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的战略诉求一直都很清晰,而且这些诉求也一直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首先,中国对朝政策是自身地缘政治策略的一部分。无论决策者们是把朝鲜看成盟友、战略缓冲还是“麻烦制造者”,他们都对美国在自己家门口的力量存在感到不舒服,都不希望美国借朝鲜问题提升自己在东亚的影响力。其二,对朝政策也是“外交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邓小平外交原则的一部分,即维持区域稳定,防止国际上出乱子打破国内经济发展的主题。

在这样的总体诉求下,对于朝鲜这一所谓“传统盟友”,最自然的选项当然会是柔性的。更何况在朝核问题于1988年第一次成为国际事件的时候,当时中朝两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和金日成之间长期且通畅的个人关系也自然而然使得柔性对朝态度是可行的。

但问题是,当柔性政策被证明失败之后,中国却一直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调整。而现在,这种诉求与方法的跑偏已经成为越套越紧的悖论。

首先,柔性政策早就为朝鲜所用,成为其持续发展核计划的供血泵和保护伞。现在回看此前数次朝核危机,平壤几乎一直在演同一个剧本:闷头发展核计划,出其不意或者是我行我素地进行核试验或者发射试验,当国际社会要进行制裁的时候总能获得中国的“呵护”,经济吃紧之后会有最高领袖秘密或者不秘密的访华。然后这个怪圈周而复始。

这使得中国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替朝鲜背负国际上的指责,而且作为地区性大国,也无法展示出应有的责任感。在中国国际声誉愈加下滑的今天,这更成了一个负面因素。更重要的是,柔性政策甚至没能赢得来自朝鲜的一丝感谢或者配合,反倒是中朝关系不断降温。比如2006年,朝鲜进行核试验,国际社会纷纷责问中国为何不提前进行预警,但事实上平壤仅仅提前了20分钟通知北京。2009年10月温家宝出访朝鲜庆祝中朝建交60周年,而朝鲜的朝中社发出来的图片中,金正日几乎没有一张微笑,这在深谙图片宣传学的中朝两国来说,背后的含义也不难理解。

更大的悖论在于,柔性政策所带来的客观后果,已经完全背离中国的政策诉求。今年二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式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他将提升日本的军事能力以应对朝鲜的威胁。而在去年冬天的竞选中,他还承诺要重新解读日本和平宪法,以便军方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三月,面对朝鲜不断升级的威胁言论,美国史无前例地派遣了两架B-2隐形轰炸机飞赴朝鲜半岛进行力量展示。四月,韩国政府要求美国允许韩国自行生产核燃料,而美国媒体称这将使韩国获得核武器的关键性技术。

这对那些“反遏制论”者和“战略缓冲论”者们来说,简直就是尴尬的讽刺。在朝鲜几次三番血洗首尔东京华盛顿的表态之后,它不仅没能帮中国“拒敌于国门之外”,反倒是为美日韩同盟关系的强化提供了最好的动力。此外,它也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力量存在提供了最好的注脚。不难想象,在当下这种状况下,如果美国今天撤出在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日本、韩国明天就会迅速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包括核力量,来回应朝鲜的威胁。那个时候东北亚将会成为核武国家最密集的地区——所有五个国家,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包括中国自己,将都是核国家。且这些国家之间都有着理不清、剪不断的恩恩怨怨,这对于中国又是好是坏呢?

还有一种对中国保持对朝柔性政策的解读是中国的影响力。外界常常猜测中国其实对朝鲜并没有足够的约束力,中国也时不时透露出自己“斡旋到最后一分钟”的无奈,但这怎么听都像是个假命题。中国是朝鲜最主要的献血者和保护者,而朝鲜又几乎无法实现基本的经济自立,在这种情况下,说中国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力难以服众,恐怕关键还是中国的决策者们还没有想清楚要不要“玩真的”。十几年间,中国除了偶尔的字面抨击外,外界所知的最实质性的压力,就是配合(或者说默认)了国际社会对朝鲜一些资金链的查封,并在2003年掐断了对朝鲜的石油供应长达三天。而这些,显然并不能被看成是对中国约束力的真正测试。

现在中国决策者们要回答的问题是,这种柔软的对朝政策还要维系多久,以及还能维系多久。从朝鲜方面来看,十几年下来,朝鲜的核能力已经从“有没有”变成了“有多少”和“能投射多远”。《华尔街日报》在对比了朝鲜和伊朗的核能力之后发现,在“制造核弹头”、“进行爆破试验”等六项核武能力指标中,朝鲜具备全部六项,而伊朗只有两项。年轻的金正恩大将并没有展示出任何改变其父核政策的迹象,反而在言辞和实际举措上更加冒险。从中国方面,六方会谈、经济援助、经济改革劝说、国际政治上的奥援等柔性政策如果不是破产,也基本上支离破碎了。反倒是在国际社会面前,频频遭受朝鲜的公开羞辱。

也许新的中国领导人会寻求一些改变,比如国内门户网站上关于朝鲜的新闻大多开放了评论,央视主持人也可以不无愤慨地说“朝鲜一手捧起了粮食,一手按下了核按钮”;但另一方面 ,《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也因为发表对朝强硬言论而被撤职。这说明新的领导人或许还在考量拿捏,虽然我们不知道最后结果会怎样,但时间肯定不站在中国这一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