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力建 

作为一个关心中国教育的民办教育家,面对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总有数不清的困惑和反省,最近与教育醒客网创始人江海波先生谈及这些困惑和反思,不免会有一些火花和灵感,谈不上深刻全面,全当是抛砖引玉。

教育应该专业化还是社会化?

海波谈及中国教育失败的原因,认为我们陷入了一个悖论:很多人一想到教育失败会归结为社会、政治、制度等原因;而社会失败的原因,我们很多时候又不假思索的认为是教育造成的,仿佛两者互为因果。这就是我们将两者截然区分开来的结果,会发现互为因果根本没有解决答案。事实上,两者是高度同一的,或者说,根本不存在一个单独的所谓教育问题,教育是完全融入社会的一个环节。陶行知曾说过“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我们谈教育就不能完全将其与社会割裂来看待。如果我们真的要为教育找出失败的根源,暂且可以归结为是个体失败,是一个人在社会这个系统中成长中的失败。

有教育学专业背景的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教育细枝末节的事情,缺乏宏观视角,战略眼光、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局限于专业的理论问题,因此,需要更多非教育学专业的人,包括企业家、媒体人士、学生家长等方方面面的人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教育的困境,提供自己的见解;中国的教育要找寻希望的话还必须直面个体和人心,重视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是社会问题,脱离了社会就没有教育,另一方面必须要有灵魂的交流。由于中国49年之后的教育泛政治化影响,宗教与哲学引导的缺乏,导致我们的教育总是缺少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而教育恰恰是离不开宗教,众所周知,教师最早都是从祭司转变而来,近代大学也是在教会的支持下产生的,教育需要宗教智慧的提升。不是说教师要对学生传教,而是要传递宗教的义理智慧,让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澄净升华,人格得到完善。

教育的本质在于心灵之间的沟通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心与心碰撞的过程,施与者和被施与者的界限是往往很模糊,很多时候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也有可能颠倒过来,学教相长。我们只能说在教育的事件中,教学双方产生了碰撞和灵感,没有谁处于绝对的上位,对受教者按照权力支配的方式进行控制。教师只是中介,并非是真理的代言人,学生真正要做的事情是经过教师抵达真理。

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是权威,靠教知识教条为主,学生掌握了很多死的知识,但是距离如何学习差得很远;现在的教育模式基本是按照右图来进行的,学生要有主动性,利用很多工具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而且需要学会如何同他人合作共同解决棘手的难题,老师仅负责指导,提供方向性的解释,同时老师也能从学生努力的成果中得到很多教益。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后,《圣经》的解释权就不再仅仅被传教士掌握,传教士被还原成一个跳板而不是终点。因信称义,每一个信仰者可以通过读《圣经》文本来获得与上帝这个超越者的联系。欧洲每一个民族之后都开始用本民族的语言翻译《圣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字与近代文化体系,创造力得到释放。从宗教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到教育改革的前景,不要把老师当权威,才能解放学生,才能让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平等更富于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