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姚全兴、林丙义、马以鑫(图/雍和)

  本刊记者 徐琳玲 撰文 采访 冯筱材 金大陆 金光耀 徐琳玲


  “文革”即将开始之时,一名中学生,一名大学生,一名中学老师,因为各自写了文章反对姚文元,卷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文祸”

  午夜,姚全兴惊醒了过来,浑身是汗。他掐了一下胳膊,确信自己又一次做了梦。梦里是批斗的场面,满墙都是批判他的大字报、大标语,无数只胳膊挥上挥下,口号声震耳欲聋……

  47年来,每隔一两个月,他都被这头梦的恶兽追赶,撕咬。近两三年,梦的次数好像多了起来。

  “听老人讲,人年纪大了,做的梦都是年轻时候的事。”林丙义一口上海话里夹杂着福建口音。他的梦里,也是满墙的大字报,一张又一张的报纸,令人心惊肉跳。

  报纸?“是的,报纸,报纸上又有文章点到我的名字了。 ”

  噩梦开始于47年前,那一年,姚全兴23岁,林炳义28岁,马以鑫15岁。

  那年,那月

  1965年11月10日,马以鑫记得很清楚。在学校读报栏,他看到一篇署名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他是敬业中学的高中生,平日热爱文学和文艺,关心社会动态。读罢,头脑里冒出两个问号——“第一,海瑞到底是好人坏人?我印象中海瑞名气很大,是个很有影响的清官,老百姓一直很爱戴。第二,我们今天看海瑞的戏到底学什么? ”


中学时代的马以鑫

  他跑到阅览室,又把文章认真读了一遍。礼拜天,他到上海图书馆找来相关的历史剧、吴晗的文章和剧本,看了大半天,觉得“文章和实际距离太大”。他用5张活页纸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把文章寄给《文汇报》,署名“马捷”,同时附上一封信: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中学生,喜欢文学,爱读你们的报纸,姚文元的文章看了以后有点想法,现在写成一篇文章,也许是不对的,但这是我的想法。”

  四五天后班主任找到他,说《文汇报》来电话,让他下课后到报社去一趟。“她问,你写了什么文章?我说反驳姚文元观点的。她很惊讶,一下子全班都知道了。”

  马以鑫坐电车到了位于圆明园路的报社。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等着他,手里拿着几张用红铅笔画了许多横线的纸。他是时任《文汇报》总编陈虞孙。“他先问我怎么会写这个文章。又问我父母情况、读书情况。”谈话快结束时,他说文章“还没有击中要害,观点比较散”,但他们准备采用,让他回去抓紧时间改一改。

  回家路上,兴奋过后,一股悔意涌了上来 。“第一感觉大概是做了一件傻事,姚文元怎么可能有错?第二从班上的反应、老师的神态发现不太妙,他们好像都有些不屑。我真的有点怕了。”

  他还是有一点“历史经验”。小学时,有一个姓巩的数学老师,教得很好。“忽然有一天,学校不允许他给我们上课了——他被打成右派了,被分配打扫厕所。在学校里,他被完全孤立了。”

  马以鑫觉得自己太锋芒毕露,他没听陈主编要他“击中要害”的指示,而把原稿改成一封态度谦恭的“读者来信”,一再声明自己只是个中学生,要好好学习云云。

  第二天一早,他把改好的稿子送到报社。期间,他到附近的南京东路溜达一圈,发现新华书店里姚文元的单行本出版了,绿封面的。他暗自庆幸把文章改了!

  11月30日上午第二节课后,隔壁班有同学问他:“马捷”是你吗?你的文章登出来啦!他直奔三楼阅报栏,在《文汇报》第四版看到一行通栏大标题:“关于《海瑞罢官》问题讨论(1)”,底下正是他的原文——《也谈〈海瑞罢官〉》。他立刻托老师打电话到报社,问怎么用的是原稿。那边只说了4个字:“我们需要。”

  一下子,马以鑫成了名人,全校老师和学生都在议论这件事。年底,他收到报社寄来的一笔“稿费”——十来本书,有《马恩论艺术》上下卷、《毛主席论文艺》、《学习毛主席著作心得体会》等等。


闯下“文祸”时的姚全兴


1965年12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姚全兴的文章

  12月16日,看到《光明日报》登出自己的文章时,姚全兴的头脑“嗡”的一声——以后会有什么麻烦么?当然,小小的不安被更多的激动与狂喜淹没。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印在报纸上,整整占了半版!

  姚全兴当时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函授班学员。11月15日,他从《文汇报》上读到姚文元评《海瑞罢官》的文章后,很不以为然,觉得姚“太霸道,太不讲理”。

  课堂上,历史系老师王家范也谈到姚文元的文章,“他说:吴晗未必错,姚文元未必对,你们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时报纸上正在鼓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受到鼓动的姚全兴自信地写下“不能用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他写道:“(姚文元)用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随心所欲地把没有必然联系的两回事拉在一起,进行机械的类比。认为剧本中写了‘退田’、‘平冤狱’,也就是要我们学习‘退田’、‘平冤狱’……如果按照这种奇怪的逻辑进行文艺评论,那么写李自成起义的戏,就是要我们学习起义吗?”

  中学教师林丙义忧心忡忡地扫过自己发在《文汇报》上的文章时,注意到有一段编者按:“我们发表姚文元同志的文章,正是为了开展百家争鸣,通过辩论,把《海瑞罢官》这出戏和它提出的一系列原则问题弄清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这让他悬了十多天的心放了下来—— 自己只是响应党中央的“双百”方针,发表了一点不同看法而已。


1966年10月,“文革”初期的林丙义


1965年12月3日《文汇报》发表林丙义评姚文元文章

  林丙义是被人“推”“拉”进这场讨论的。他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分配时,他的老师、著名学者周谷城勉励他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做学问。11月下旬,《文汇报》记者周国荣专程到虹口中学找老师们开关于《海瑞罢官》的座谈会。周表示:“欢迎诸位发表不同意见,可以与姚文元商榷,展开学术讨论。”在他的引导下,林丙义主要讲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另一位历史教师也发了言,为吴晗做一些辩解。

  几天后,周记者又出现在虹口中学,请他俩就之前的观点写一篇文章。林丙义答应试试看,心中却顾虑重重。

  “一个原因是1957年有过‘反右’,对于‘祸从口出’有深刻印象;二是60年代前期,文艺界批判《李慧娘》、《早春二月》,哲学界批判‘合二为一’,史学界批判‘资产阶级史观’等,我感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剧烈。姚文元是大批判中的著名‘左派’。写文章与他商榷要慎重考虑。”

  举棋不定,他找了自己信任的校党支部副书记,副书记表示:就按记者的要求写吧。他又找大学同学沙健商量,沙健也支持他写。“当时我们有个想法:社会上的大批判对象都是些代表性的人物,我们中学教师还够不上成为批判对象。”

  写文章期间,他打电话给周国荣再次确认约稿主题,对方答复:“写不同意见。”此后,周国荣每天都打来催稿电话。

  成稿后,林丙义仍在犹豫,第二天傍晚才通知周。当夜12点,周派人骑摩托车赶到虹口中学将文稿取走。这在汽车、摩托车很少见的1960年代是很稀罕的举动——这位周姓记者后来是“文革”期间叱咤上海滩的人物,1967年“一月风暴”后,成为《文汇报》3个造反派头头之一。

  林丙义是从史证和推论方法上与姚文元商榷的。他反对姚把明朝的“退田”、“平冤狱”与“单干风”、“翻案风”等同起来,认为两者“是很难比拟的,两者性质不同,历史条件也不同”。他也反对姚文元文章的基本观点——说海瑞要乡官“退田”,“实际上保护了中小地主和富农的利益。”

  一名普通中学教师当然不知道最高层的风云,他单纯地以为这只是学术问题。他不知道另一个人也卷入了风波——他的大学老师朱永嘉。因为《海瑞罢官》,这位研究明史的复旦青年教师的人生由此改变。后来有人评价说,“以姚文元的水平,是绝对写不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朱后来成为上海写作组负责人,是“四人帮”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

  风波渐起

  12月15日,一篇署名“劲松”的文章——《欢迎“破门而出”》出现在《文汇报》上,对林丙义点名批评,主要针对他所提出的“很难比拟”的观点。

  林丙义开始恐慌,他隐隐觉得这篇被许多报刊转载的文章“有来头”。他写信到《文汇报》社,承认自己提出的“很难比拟”是错的,但仍坚持自己的其他观点。

  三个多月后,《文汇报》又刊登署名“伍丁”的文章《为谁化装?》,引用林丙义的一段话,提出如果按“对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封建社会划分阶级成分的一个重要尺度”的角度去分析今天的“地主富农”,由于“经济地位决定政治态度”,那么他们大多数已降到贫雇农一个立场。最后还给林丙义扣上一个大帽子,说他为“失去生产资料的剥削者”打掩护,是为他们化装。

  林丙义认为,这文章通篇都是错的”,而且他觉得,对方扣的这顶大帽子让他无路可走,只有背水一战。他立刻打电话给记者周国荣,告诉他自己准备写文章反驳。周表示会将他的意见向上级汇报。

  1966年4月12日,林丙义把反驳文章《论经济地位决定政治态度——评〈为谁化装?〉》送到文汇报社。他大量引用《毛选》《列宁全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作的论点,还引用了土改时的政策文件,证明自己之前的观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旗帜鲜明,理直气壮”。

  石沉大海。他曾到报社去找周国荣,追问文章为什么没有发表,伍丁到底是谁。回答通通是3个字——“不晓得。”

  据叶永烈《姚文元传》附录,姚文元从写《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开始,到“文革”结束,共发表20篇文章,除去某些会议讲话、贺词外,剩下18篇,其中两篇是批判林丙义的。“文革”结束后,林丙义从一位参与过上海写作组的大学同学那里获知,“伍丁”就是姚文元。

  “认识问题”

  马以鑫也感觉到气氛在起变化。

  先是校长找他谈话,问他写文章的缘由和经过。一晚,副校长苏渔溪来家访,笑嘻嘻的,只说让他好好吸取教训,不要有太大压力。此后,苏校长经常到他班上来,吃饭时也找他一起聊聊,像没事一样。“很长时间里,他都竭力保护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