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不准孙眉从政是大公无私吗?

 

 

冯学荣。近代史研究者。居香港。著有《从甲午到七七:日本为什么侵华》


 


 

世间的事情,就怕认真,诸位读史,不能读文人吹牛拍马的“三无”文字,而要读认真研究、言之有据的文字,才能读到真正的历史。


 

流传很广的“孙中山大公无私、不准孙眉从政”就是这一类马屁历史、失真历史的典型。


 

孙中山为什么不准他的哥哥孙眉担任政治职位?请诸位跟我来读读两个人的证言,他们分别是胡汉民、冯自由。他们都是同盟会的人。

 

首先来听听胡民的言:

 

“余离粤后,民军石锦泉等愈跋扈,陈竞存使魏邦平执石杀之,王和顺、关仁甫、杨万夫等益自危,其党羽四出谋去陈,先生之兄孙眉为所动,则携黄仕龙等至南京,余察其言,不外为反动派游说,而先生亦前知王和顺等之为人,戒兄眉勿受其欺,已而民军拥戴孙眉之电报纷至,先生则自为电斥之,谓:素知兄不能当此军民大任,勿误粤局。”眉怏怏而去。而王和顺、关仁甫遂反竞存,以兵击之。


 

胡汉民这段证言,翻译成现代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我离开广东之后,民军石锦泉等人越来越不听指挥,陈炯明派魏邦平去把他给杀了,这样一来,王和顺、关仁甫、杨万夫等民军人士唇亡齿寒,感到害怕,他们于是说服了孙眉,孙眉于是带上黄仕龙等一帮人来了南京,我看他说话的语气,无非就是为那些不听指挥的民军人士(如王和顺等)人说话,孙中山先生一向知道王和顺这些人的为人,于是他当场对他的兄长孙眉说:不要被王和顺这种人利用。当时民军拥戴孙眉的电报纷纷发到南京,孙中山先生回复各界:我的哥哥不能当广东都督的大任,不要让他误了广东的大局。孙眉怏怏不乐地走了。果然,事后,王和顺、关仁甫就和陈炯明打了起来。”


 

胡汉民的证言,出自(台)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胡汉民自传》第74页。


 

好,我们再来看冯自由的证言:


 

“辛亥广州光复,胡汉民陈炯明先后任都督,一部同盟会员及华侨之不悦于胡陈者,乃有恢复旧兴中会之议,群拥戴德彰为首领,以与军政当局相抗衡,德彰忠厚性成,颇为所用,实则辛亥以前旧兴中会员之参预其事者,殆无一人,德彰特供其傀儡品而已,民元南京政府成立,陈炯明屡言辞都督职,于是粤省党人军人及各社团各自选举都督,电请孙大总统委任,中以举德彰者为最多,南京总统府收受此项电文,前后凡百数十通,孙大总统乃电复各界,解释不能委任乃兄之理由,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辞极剀切,众乃无言,未几,德彰自粤赴宁,拟向孙大总统面陈粤政得失,从者有失意军人黄士龙等数十人,及抵南京,乃痛言让位袁世凯之失策,并指谪粤省胡陈二督施政之谬误,对于胡汉民尤责难有加,孙大总统惟力劝其从此勿预政事,息影林泉…..


 

冯自由的这篇证言,翻译成现代中文,意思如下:


 

“辛亥革命之后,胡汉民、陈炯明先后出任广东都督,一部分同盟会员和华侨讨厌这两个人,于是他们推举孙眉为广东都督,以此来和广东的军政当局抗衡,孙眉为人老实、被人利用,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傀儡,孙眉于是带上黄士龙等几十个失意(民军)军人去了南京、批评胡汉民、陈炯明,找孙中山要广东都督的官职,孙中山叫他不要干涉政治……


 

冯自由的这篇证言,出自中华书局出版的冯自由回忆录《革命逸史》第二集,第9页。


 

我们梳理胡汉民、冯自由这两个人互相基本吻合的证人证言,得出了本案以下的基本事实:


 


1、辛亥革命之后,广东一些民军面临被陈炯明裁撤的危险;


2、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这些民军人士说服、利用了孙眉;


3、民军人士的算盘是:推举傀儡孙眉当广东都督、取代陈炯明、保住民军地位;


4、孙眉不知被利用、去南京找了弟弟(孙中山)要官,并攻击陈炯明;


5、陈炯明在当时,恰恰是孙中山的最得力助手之一、麾下难得的猛将;


6、孙眉被人利用、要把陈炯明搞下台,就是要砍掉孙中山的一只手;


7、孙中山不能同意孙眉的要求,因为这与自己的政治权力相冲突;


8、孙中山对外界公布拒绝孙眉任职,以大公无私为由,理直气壮。


 

再简化一点,主要是以下两点:


 


1、面临被裁撤命运的广东民军,利用孙眉去削弱孙中山在广东的爪牙(陈炯明)、以求自保;


 


2、孙中山拒绝孙眉出任广东都督,并非出于大公无私,而是因为孙眉的政治要求与孙中山自己的权力发生了冲突。


 

这才是真相。


 

实际上,内地文人学者吹捧“孙中山不为孙眉谋职、大公无私”不但不符合史实,而且没有意义,因为孙中山并非一个懂得避嫌的人,他曾经委任他自己的儿子孙科当上广州市的市长,这是众所周知、但又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事实。


 

诸位读史,不能预设立场、预先给一个历史人物画上特定的“忠、奸”脸谱,然后为了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去搜寻对自己的看法有利的史料。更坏的是,不少写史人写史,采用的不是可靠的第一手证人证言、档案史料,而是采用百度、电影电视、网络历史论坛等一些没有可靠出处的文字,以讹传讹,写出的历史,失真是在所难免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