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该还原历史的时候了》

                            
——读沈勇平《容共与分共》

                          

 

冯学荣,学者,居香港,著有《从甲午到七七:日本为什么侵华》

 

 

沈勇平先生所著的《容共与分共:还原国民革命》一书,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切入口,这个时段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关键点,它决定了中国此后的走向。该书在还原国民革命运动的基础之上,对国民革命这段历史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审视。

 

中共诞生于1920年,却被后人错认为是1921年,其实1921年是中共召开一大之年,而并非其诞生之年,而且一大的开幕日是723日,所以,无论是其成立日期,还是一大开幕日期,都不是在192171日,因此,把71日定为建党节,其实是有待商榷的。

 

由于初生的中共还相当弱小,共产国际指令中共加入国民党。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扶助,是想把红色革命复制到中国。

 

孙中山主张中央集权,想用武力统一中国,而陈炯明则主张地方自治,想用国宪统一中国。由于两人的理念不同,最终导致两人决裂。后来孙中山、蒋介石借助苏联的帮助,发动东征和北伐,把陈炯明、赵恒惕等人所实践的联省自治运动摧毁。由于受到海峡两岸长期的舆论扭曲,陈炯明一直被后人所误解。

 

在中国大陆的各类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著作中,孙中山、廖仲恺等人被特意刻画为亲共人士,而沈勇平《容共与分共》一书则还原了孙中山、廖仲恺等人的本来面目,将他们排斥中共的一面也揭示了出来,让世人看到了真实的孙中山、真实的廖仲恺,将孙中山、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等人活生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还原了后人心目中被脸谱化了的他们。

 

关于中山舰事件,以往大多认为它是蒋介石搞的阴谋,后来著名学者杨天石经过考证,认为是孙文主义学会搞的鬼,似乎还了蒋介石清白。杨天石的这个观点目前被学界普通接受,但是,沈勇平先生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发掘了几条新鲜的史料,并据此认为:中山舰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却是苏联顾问季山嘉,并且汪精卫也参与了该事件。沈先生的这个观点当然还有待考证,但是,他举出的这几个证据,都来自于解密的苏联档案,所以他所提出的这个新观点,是值得近代史研究者和爱好者认真对待的。

 

北伐战争历来都被宣扬为一场伟大的战争,但事实上恐怕也有待商榷,北伐战争摧毁了盛极一时的联省自治运动,打断了中国的宪政之路,将中国引向了党国体制。沈勇平先生在书中所提出的这个新观点,与我所见略同。至于北伐战争对于统一中国有何意义,争议颇多,有人认为其对于统一中国有积极意义,也有人认为其是以恶制恶,意义不大。

 

早在中山舰事件爆发之时,蒋介石就与中共以及共产国际闹僵了,只不过双方都认为对方还有利用价值,才没有决裂。北伐到武汉后,蒋介石与中共的关系急剧恶化,中共力捧汪精卫复出,试图与蒋介石对抗,于是,蒋介石在桂系和元老派的支持下,发动了清党,对中共痛下杀手。

 

在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的庇护下,中共与当初承诺的国民革命渐行渐远,风风火火地搞起了工农运动,提前开展共产革命。由于国民革命军中的军官有许多是出身于乡绅家庭,而中共工农运动的斗争对象正是乡绅,所以即便是武汉政府下辖的军队,也对中共相当不满,以至于酿成“马日事变”。共产国际秘密指示中共,要中共发动政变,接管武汉国民政府,这为本就打算分共的武汉国民政府找到了一个分共的绝佳借口。

 

在武汉分共后,被国民党抛弃了的中共开始策划武装暴动,先是拉拢急于取代张发奎的贺龙,发动了“南昌暴动”。随后,回到老家的毛泽东,发动工农武装,在湘赣边境策划了“秋收暴动”。而在年底,中共又利用国民党的内讧,策动叶剑英的原部下(警卫团),搞了一次“广州暴动”。由于兵力悬殊,中共的暴动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毛泽东率领“秋收暴动”的残部去了井冈山,在江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国民革命运动的当事人主要有国民党、中共和苏联这三方,《容共与分共》一书的资料主要也来自于这三方,比如《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中共中央文件选集》、《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等。该书一方面采用的是传统的写史体例,编年体兼顾传记体;另一方面是还原手法,让历史亲历者站出来说话,用历史亲历者的日记、信件、演讲、发言、报告、自传等去还原历史,细细发掘,多方印证,颇有说服力,值得一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