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6 10:44荷兰在线

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棱镜计划后,美国监控公众网络活动有了切实的证据。美国一向自我标榜网络安全、并积极向其他国家推进网络自由,棱镜门是否会影响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外推进网络自由?荷兰在线就此采访了荷兰外交大臣、中美等各国的网络专家和活动家。

“程度也是考虑因素” 

萧强,《中国数字时代》创办者和总编,目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系任教。研究方向为中国互联网中的政治话语和审查。

我一向反对“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这种论调。这么说不是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就是隐含着其他政治目的。这也是中国政府推卸和逃避批评时的惯用辞令。并不是说美国等民主国家没有侵犯人权的行为。侵犯人权的案例确实存在,有时甚至很严重。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但是,在侵犯人权的问题上,各国越轨的程度也是考虑因素。

显然,我们不能说中国的政治言论审查与西方国家官方情报机构动用科技手段秘密监控互联网是相同的。而且,中国情报机构其实也在秘密监控互联网。

冷峻的曝光确实会让某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取决于你的立场。如果你是一个坚信“互联网上一切都应该开放且自由”的技术人员,那么你可能会更加关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所作所为。但是,如果你更加关注中国的言论自由问题,那你就应该知道,不管棱镜计划有没有曝光,中国言论不自由的现状都不会有所改变。

“我希望我们能够制定一个标准,一旦民主国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发现类似情况,必将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Sascha Meinrat, 开放技术学院(Open technology institute)院长,新美国基金会(New America foundation,一所位于华盛顿的智库)主席。他同时也是Commotion Wireless的设计者,这一技术能够提供更加廉价、更加安全的互联网接入方式。Meinrath最近被时代周刊评为“科技界最具影响力人物”

美国政府内部并不是统一的。事实上,美国政府是不同个性和不同政见的集合体。一方面,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监视系统的提供者,另一方面,美国也向世界提供了众多开放式技术。

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在美国政府内部,不同部门有截然不同的工作理念。执法者、版权拥有者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往往寻求更多的监控,而关注人权、民主和言论自由的部门则更加关心如何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安全、更自由的沟通技术。这也是开放技术学院更加关注的。虽然这让我们站在了某些政府决策和政府部门的对立面,我们还是会继续致力于政策改革,并推动开放式技术的发展。

但是,短时间内,这些事件确实会影响我们推进互联网自由的合理性。既然我们的政府也在实施网络监控,那我们又怎么能理直气壮地让其他政府不这么做呢?不过,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希望我们能够制定一个标准,一旦民主国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发现类似情况,那我们必将采取措施予以制止。这一事件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政府、每一个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有责任保证网络自由和言论自由。

“这些内幕的曝光会让美国公司更难拒绝其他政府索取用户资料的要求。”

Cynthia Wong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人权及网络方面资深研究员。人权观察是全球网络倡议(Global Network Initiative)的参与机构之一,致力于推进谷歌、雅虎和微软等公司的企业责任。但这三家公司都被爆与棱镜计划有染。

在外交政策中,美国向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网络自由的维护者。棱镜计划则让这一形象的公信度大打折扣。这是中国和俄罗斯政府所乐意看到的。尽管美国和上述两国在法制和公共责任方面有本质不同,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继续指责中国和俄罗斯。

涉及棱镜计划的公司也遭受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人权观察)是全球网络倡议的参与机构。当这些公司开展海外业务时,我们曾敦促他们尽量不要满足当地政府索要用户信息的要求。如果他们必须透露用户信息,那也要尽可能降低透露的数量。但是,美国政府显然也向他们索取用户信息。

这些内幕的曝光会让美国公司更难拒绝其他政府索取用户资料的要求。因为这些政府可以说:“既然你们向美国政府提供用户信息,为什么不可以也给我们提供?你们在我们国家运作,就应该答应我们的要求。”

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保证隐私权。各国都应该保护隐私,这一政策不应该因为某个国家政府审核信息就随之改变。

“美国在互联网自由方面已经做出了榜样,而这一榜样形象并非是不切实际的。”

丹·贝尔,美国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办公室的副助理国务卿

我并不认为合理性会受到影响。我认为在国家治理方面总会有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美国在互联网自由方面已经做出了榜样,而这一榜样形象并非是不切实际的。美国的做法是有原则的。这一原则是正确和纯粹的,不应该有任何改变。

正如奥巴马总统所言,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中,民主是一个日趋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刻,我们总会展开一些非常重要的国内或国际对话,这些对话能让我们更好地坚持我们的原则。也正出于这一原则,我们会为保护世界各地的人们而努力。

我不认为应该把美国情报部门的做法与某些政府的做法画上等号。因为这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差别的。

“我不知道美国和中国政府的做法哪个更糟糕。”

Amr Gharbeia,埃及活动人士,供职于埃及个人权益倡议(EIPR),研究方向为信息权利。

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活动人士都对棱镜计划表示震惊。而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都表示淡定。我们早就知道我们随时受到政府监控。

要是我来做“自由之家”(编者按:Freedom House,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会对各国民主自由程度做出年度评估 )的话,我不知道美国和中国政府的做法哪个更糟糕。两国都限制了互联网自由,虽然做法截然不同。美国对互联网进行了全方位监控,而中国实施审查制度。我认为,既然都能全方位监控互联网了,那还要审查有什么用?

这是一个让西方国家从鼓吹无审查互联网向更加注重互联网安全和隐私过渡的重要时刻。如果互联网能够更加注重隐私、匿名,资源能够更加分散,那么互联网就能够更好的抵制审查,保护个人隐私。

相比于把钱花在会议和政策制定上,我们更应该把钱花在互联网自由上,开发并推广能够保护用户隐私的工具,这样更能够保证没有人能够窥探到我们的隐私。

“如果政府无所作为,一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批评的声音会大很多。”

弗兰斯·提玛曼斯(Frans Timmermans),荷兰外交大臣。荷兰于2011年发起了自由在线联盟。该联盟的口号是“为互联网言论自由携手行动”。

我不认为这会让推进网络自由的合理性受到打击。每个政府都有保护公民安全的责任。而公民安全也包括他们使用网络时的安全。如果政府无所作为,一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批评的声音会大很多。

当然,我们必须在安全和人身自由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大家应该就这一平衡点展开讨论,美国和欧洲之间也应该有这样的讨论。

“你们不希望其他政府做的事情,你们自己也做吗?”这样问是毫无意义的。一个尊重人权、宪法完善的民主国家是可以充分保障国家本身遵守法律的。

我们将会在世界范围内继续推进言论自由。在突尼斯举办的关于互联网自由的会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会上有许多博主向我抱怨政府在治理方面的失误。两年前,很少有人敢于这么做。而现在,批评政府已经很正常了。

作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