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管:垄断无罪,不许免费

 

   
7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公布《北京市出租汽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并正式实施。《细则》提到,目前成熟的打车软件可通过备案方式“转正”成为官方打车软件,不与官方平台合作的软件将被叫停。

    交通委凭什么限制人家软件?是这些软件坑害司机利益了,还是坑害消费者利益了?都没有。实际情况是;此前叫车软件减少了出租车的空驶率,司机乘客都受益。

    交通委招安了叫车软件后,给大家增添了新的收益吗?按照该委的盘算,今后的叫车软件“即时打车收5元,提前4小时打车收6元。”交通委还“为民着想”地规定:“不许加价”——实际上,现在的叫车软件根本就是免费的,被你交通委勒令必须收费,然后还假惺惺地说“不许加价”——这也太无赖了吧?

    目前的叫车软件,通过广告等手段获得收入,而北京交通委规定,招安后“不得嵌入商业广告”。真是看不懂了,人家好好的商业模式正在运转,北京交通委强制要求人家完全按照政府指令运行。这是多么野蛮的行政行为。

    北京交通管理当局的职责,到底是保障公民交通,还是制造交通混乱?事实似乎在证明:交通管理当局的职责,似乎就是故意制造交通混乱。

   
首先是垄断出租车数量。只有那些与交管当局关系非常铁的人,才能拿到牌照,开设出租车公司,然后,问出租车司机收取高额份子钱,老板可以政委躺着赚钱。由于交管当局刻意制造供应紧张,那么,市民当然是打车难了。

   
然后交管部门表示:为了解决打车难,提高出租车价格。也就是说:不是通过提高供给来解决打车难,而是通过提高价格,挤走部分消费者,来取得“打车稍微容易了”的假象。

    结果是:司机辛辛苦苦赚不了几个钱,消费者则要付出越来越高的代价,关系户开设的出租车公司利润丰厚。利润中的一部分,通过红包、股份等形式,流回到当权者手中。

    交管部门通过他们的关系户垄断着出租车,别人没办法,那么,就开发个打车软件,为大家提供服务,获得市场空间。这也不允许。交管部门要通过收编把打车软件也控制起来。硬件软件,一个都不放过。

    这是赤裸裸的抢钱,赤裸裸的权力寻租。北京市交通委有这个权力吗?哪条法律赋予其这个权力了?北京市议会是否应该对交通委的行为提出质疑?

    

   
垄断无罪,不许免费——多么熟悉的一幕。是的,刚刚过去的一幕。2013年3月,发改委、信息产业部、中国联通公司,三家联合围剿微信,已经上演过“逼迫民营企业收费”的闹剧。在全国网民的声援下,微信挺住了。而这次的打车软件,由于是被扼杀在襁褓中,所以关注的人不多,声援的人更少。看来是在劫难逃。  

    这20年来,中国各个政府机构都在抢权抢钱,利用国企垄断谋取暴利,同时拼命打压民营企业来为垄断国企腾出利润空间。消费者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养肥了权力部门。

    
民营企业无法涉足石油、电力、军工、银行、保险等暴利行业,只好挤在软件行业做点事情。而这一点可怜的空间,还要被权力压榨。

     美国,世界上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能连续出现google
、推特、facebook这样伟大的公司,能出来乔布斯这样伟大的企业家,绝非偶然。伟大的公司、伟大的企业家,总是产生于伟大的国家。而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也是必然。浙江省2012年曾经出过一个笑话:某政府机构宣称要“培养出50个乔布斯”。这个笑话让全世界人民都开心了一次。世界上目前只出了一个乔布斯,第二个乔布斯是谁,全实现都还不知道。而中国人就宣称要在中国出乔布斯了,仅仅浙江一个省就要出50个,而且,这50个乔布斯居然是政府“培养”出来的。浙江,这个真实的笑话出在浙江,我曾以为浙江人是中国最优秀的人群之一。

    中国这样一个勤劳、坚韧而又苦难深重的民族,固然缺点很多,但优点也不少,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出一个乔布斯。然而,这些潜在的中国乔布斯,要么在幼年时候被中国式教育扼杀,要么在创业后被政府机构扼杀,北京市交通委只是众多扼杀乔布斯的机构之一。如果体制不变,中国永远出不了乔布斯。

    权力试图垄断一切资源,然后在垄断中谋取属于他们这一小撮当权者的利益。在垄断中疯狂,在垄断中灭亡。苦难的中国,只有打破政治垄断、经济垄断,让权力远离市场,让市场法则去决定市场竞争,只有那样,中国才能获得新生。

 

链接: 《凭啥扶持红旗车?》   

        
《微信免费谁抓狂?》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