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復興運動主辦:「社工與社運對談」系列【弱勢社群充權工作】
日期:21/7/2013
時間:下午3:00–5:00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EF座312室)
SocREC特約記者 : Agnes Tse
編輯 : 木

不滿社會制度 推動平權行動

這個關於弱勢社群充權的工作研討會請來兩位講者,Benson Tsang和Joy Lam。Benson從事室內設計工作,十分不滿財爺寧向全港市民大派六千元也不願多花精力去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所以推動「平等分享行動」- 聯合一班志同道合之士在深水埗一帶向露宿者派飯。兩年以來,義工數目已愈二百,每次受惠人數達六百多人,服務區域亦增至十二區。Benson形容他們的行為是另類「抗爭」,是另一種對政府及現有制度表達不滿的方式。除派飯外,義工還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日用品,以及大量無價的關懷。與一般扶貧行動不同,「平等分享行動」著重「分享」這概念,從不視「捐贈者」為「施予」,拿飯的市民也絕不是「受惠」,大家處於平等的地位。義工們捨棄連鎖超市,只會光顧社區小店,首選包裝有瑕疵、一般市民避免購買的罐頭。內藴含的訊息是:露宿者、獨居老人、傷健人士等弱勢社群是被邊緣化、被歧視的一群,但他們的價值,對社會可作出的貢獻絶不比社會上其他人少,能力亦不比他們差。另外,義工們每次也會預備不同款式的飯盒,讓拿飯的人可自由選擇。筆者相信這個方式可令弱勢社群在分享過程中感到被尊重,從而加強了他們工作、處事和待人接物的信心。更重要的是,義工們在過程中對弱勢社群重新定位:開始時同情心驅使下幫助不幸的一群,到後來與他們「平起平坐」。這個態度上的變化對日後弱勢社群充權工作十分重要。

專業社工受制政府 助人困難重重

雖然這個「平等分享行動」本身仍處於「為弱勢社群提供援助」的階段,但筆者認為其平等概念對長線的充權工作來說是必須的。一個由普通公民自發的行動的成功本應振奮人心,可是,看在專業社工眼裡,似乎卻百般滋味在心頭。Joy的社區工作經驗豐富,對婦女、基層問題瞭如指掌,對「充權」這課題卻感到有心無力。與席上其他社工同業一樣,Joy認為在目前的制度下,社工的權力正逐漸被削弱,而缺乏權力的人又怎能賦與他人權力呢?所以,社工的當務之急自是「重奪權力」。筆者同意這看法,可是一些結構性問題卻令一眾前線社工舉步為艱:現時香港的社福機構絕大部分的經費來源是政府的撥款,做事免不了受到制肘,而情況似乎愈來愈嚴重。同時,為了確保經費收入穩定,社福機構提供的服務或舉辦的活動甚至不惜妄顧服務使用者的真正需要。更有社福機構為了維持與政府的關係而犧牲前線社工利益。這些情況都令一眾本來充滿理想及熱誠的社工感到灰心沮喪。

核心問題源於政府不需向市民問責

兩位不同背景的講者在探討弱勢社群充權工作時都不約而同提到現時「制度」的問題。Benson因為對政府、對制度已不存寄望而選擇以自己的方式改善弱勢社群的生活 ; Joy以及一眾前線社工則被制度綁手綁腳,有志難伸。事實上,無能的政府、畸型的制度顯然是社會貧富懸殊日益嚴重、權力利益只向一小撮人傾斜等不公平現象的源頭。放棄、逃避或無奈接受這些制度只會令其勢力坐大,當權者更安於對弱勢社群坐視不理。政府對弱勢社群的充權工作有重要的角色,可是,當一個政府不需向市民問責,沒有被人民罷免的危機時,其擔當這個角色的動力即大減。我們需要一個未經篩選,並循普及而平等的選舉制度選出來的特首。只有這樣,他和他的班子才會真正願意在弱勢社群的充權工作上下工夫,因他們了解到讓弱勢社群獲得權力並不是一場此消彼長的零和遊戲。透過充權過程,弱勢社群的生活質素、工作、收入、社會地位得以提升,對社會整體發展是百利而無一害,更有助於執政者的聲望,鞏固其權力。

本港政制改革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沒有普選,弱勢社群所受的壓迫只會更大,而更多的人亦可能會成為弱勢社群。在高壓強權面前,我們絶不可俯首稱臣,反而應積極、主動地與之抗衡,並擊倒它。在目前本港的政治、經濟大環境下,社會福利工作荊棘滿途,願一眾關注弱勢社群權益的市民及各前線社工共勉,面前的挑戰只是黎明前的黑暗,未來的路定必更寬更廣。

影片記錄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pR4mxvqMRA

影像串流: 

http://youtube.com/v/mpR4mxvqMR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