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下葬的方式不同,但是各民族无一例外都尊重死者。如果土葬为当地习俗,家族对墓地看得至为重要,除非有特殊的原因,例如中国南宋的朱熹三迁父葬,祖坟是不能动的。只有对仇敌或重犯,才有掘坟鞭尸断其香火的严厉惩罚。

如果国家或地方政府因为公共利益要征用个人的土地,而且被征用的地块上有人们的墓地,那会怎么样呢。今天就给大家举一个美国的例子。

早期的美国的国家公园都位于西部,到了1920年代人们开始开发东部的自然景观,同为蓝山山脉一部分的大烟山(有读者建议译为大雾山)和谢南道尔峡谷地区成为热门。考虑到距离人口稠密地区远近的因素,谢南道尔国家公园的构想比大烟山更早得到州和联邦政府的支持。

一开始,建立谢南道尔国家公园(Shenandoah National Park)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旅游资源,例如当时主要推动者之一,就在Skyland拥有一处乡村风格的山区度假村,冀望于建立公园道路畅通会增加游客。因为在那之前,联邦政府的政策是私人的房产只要不在开发必经的路段,就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到了后来,为了走出1920年代末期开始的大萧条经济困境,新一届政府将公共建设视为施政重点,寄希望于大规模的政府项目可以消除人们对前景的消极心理,谢南道尔国家公园的建设由罗斯福总统建立的“平民资源保护队”(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 CCC)负责施工,同时新任国土内资源部部长宣布,在规划的公园范围内的所有居民,无论是土地拥有人还是佃户,包括流民都必须搬迁。

原来政府规划部门想得很简单,只要按照宪法第五修正案的公平原则给与山区居民合理的补偿,把征地问题推给州政府去做就行了。但是一刀切的政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纷纷向白宫请愿,再加上巴尔的摩太阳报等报章的调查报道,最后不得不由农业部的安置管理局在临近公园的7处地点购买了6291英亩的土地,为那些不愿意离开该地区的人们建立安置社区。

到最后,反对政府公园项目的465户居民中的大多数与政府达成协议搬离,其中有175户家庭搬进安置社区,42位老人可以继续住在他们的老屋,安享天年。他们中间的最后一位,安妮•申克(Annie Lee Bradley Shenk)是在公园建成将近半个世纪后,享年92岁于1979年过世的。当然也有极个别的被强制搬迁。

至于那些在公园范围内的私人墓地,政府的政策是它们仍然属于原来的主人,公园建设项目包括道路与设施都会绕开这些地方。现在在谢南道尔国家公园范围内还有100多处原住民的墓地。

这些墓地多数已经荒废,那些原住民要么早已香火断绝,要么后代远走高飞,难以前来打理先人的阴宅。即便如此,公园的游览指南上列有特别的提示,警告那些喜欢远足登山的人们不得破坏任何包括墓地在内的遗址。去野外露营,搭帐篷距离这类地方要在50码(约46米)以外。

有的墓地并没有被后人遗忘。他们会常来祭祀,整理墓园,重修墓碑。我在一次走山上的小魔鬼阶梯(Little Devil Stairs)小径的时候,路过博伦(Bolen)的墓地,看到那里有一块镶嵌铜牌的碑石,上面纂刻着博伦家族后人写的一首诗歌,感伤他们失去的家园,对先人当年做出的牺牲深为遗憾。诗的题目是“山为什么会发蓝”(Why The Mountains Are Blue),在结尾给出了答案:“因为这里始终萦绕着忧伤”(It’s because there is a sadness which lingers here)。

(所有图片除注明者之外均为Jianan拍摄)

 

左:几乎荒废的法克斯家族墓地,位于谢南道尔国家公园北部的法克斯坳地(Fox Hollow)小径 右:这张2009年由Ser Amantio di Nicolao上传到谷歌的照片,显示泰勒家族的后人不忘祭祀祖先的墓地

左:几乎荒废的法克斯家族墓地,位于谢南道尔国家公园北部的法克斯坳地(Fox Hollow)小径 右:这张2009年由Ser Amantio di Nicolao上传到谷歌的照片,显示泰勒家族的后人不忘祭祀祖先的墓地

如果从谢南道尔国家公园的山上出发去爬小魔鬼阶梯小径,会经过位于凯瑟溪(Keyser Run)防火道路旁的博伦家族墓地。

如果从谢南道尔国家公园的山上出发去爬小魔鬼阶梯小径,会经过位于凯瑟溪(Keyser Run)防火道路旁的博伦家族墓地。

博伦家族墓地。上图即本文提到的那首碑刻诗歌。下左:这位富兰克林•博伦死于1954年,应该是公园建成之后才下葬的;下中:这块墓碑显然是后来重修的;下右:这座合葬墓上面有不久前祭奠时摆放的花束。

博伦家族墓地。上图即本文提到的那首碑刻诗歌。下左:这位富兰克林•博伦死于1954年,应该是公园建成之后才下葬的;下中:这块墓碑显然是后来重修的;下右:这座合葬墓上面有不久前祭奠时摆放的花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