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最终还是决定暂时收留斯诺登了,结果就迎来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小小”抗议:取消与普京的一对一会晤。而且,奥巴马还埋怨俄罗斯时不时就会退回到“冷战思维”。

美国似乎忘记了自己一向以维护“人权”的姿态自诩,忘记了斯诺登这样的人本来正是自己“人权”大旗下应该保护的人,忘记了自己曾经多次以“人权”的名义收留了别国的诸多持异见者。

对于美国在面对自己所扛“人权”大旗面前的两面派作风大家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

事实上,美国在面对许多人最基本的生存权时,都选择了睁一眼闭一眼。

这几天,在美国拉响“基地”组织恐怖袭击的警报之后,也门上空又迎来了频繁的无人机袭击。

在美国的反恐战争中,无人机的角色一向是争议最大的领域之一。无人机被称为“天上来的死神”,因为可以精确打击目标又不会造成操作人员伤亡而被视为反恐利器。然而,无人机随意出入他国领空,误杀大量平民甚至美国本国公民,即便在美国内部也争议不断。

自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反恐愈发依赖无人机。奥巴马也曾为无人机辩护,称其是合法、有效且必要的关键手段。不过,在国内外的压力之下,奥巴马今年5月提出了反恐战争的新战略,其中包括对无人机的使用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

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在美国敲响恐怖袭击的警钟之后,无人机似乎又“理直气壮”地频繁出现了。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7日在也门的无人机袭击杀死了至少7名在也门的“基地”成员,而此次袭击已经是不到两周里的第五次袭击了。

无人机在打击“基地”组织等美国眼中的敌人时或许真的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美国的“特征攻击”政策允许无人机向身份不明的平民开火,这注定了无人机袭击会带来无辜平民的伤亡。只是,这些所谓的“附带牺牲品”在美国眼中却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代价。

根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数据,从2002年起,美国在非战争的背景下通过无人机、巡航导弹、攻击机和特种作战部队共杀死3600人。没有人能确定,这其中有多少是无辜的“附带牺牲品”。另外,根据中央情报局的估计,从2010年到2011年的14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在巴基斯坦通过无人机杀害的600人中有150人被定性为“其他激进分子”。这也就意味着,多数人是“附带牺牲品”。

很显然,人与人不是平等的。有些人的生命在美国眼中不过是“附带牺牲品”,不过是一串冰冷的数字。

这,就是美国所谓的“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