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子洋來自安徽農村,父親是司機,母親是酒店侍應,含辛茹苦地將兒子培養成人,本來即將畢業的子洋已經有工程公司給他一份好的工作,提供每個月五千元人民幣的工資,一場意外,讓這個家庭對未來的所有期待都破碎了。

悲劇發生後,香港一些網民對悲劇受害者沒表示同情,反而發表攻擊謝子洋的不當言論,更有人冷血辱罵不幸者為「大陸狗」,「不過死掉算做了件好事」,「會不會阻嚇大陸人來香港呢?」等。另一方面,部分媒體報道時將謝子洋定義為「內地生」。一些網民就說:「好一個內地大學生,哈哈,報應啊,報應!」。 這其實是一大誤會,因為謝子洋只是來香港探親,而不是來香港讀書。但部分香港網民仍然提出「內地生搶佔資源死得活該」的抨擊。

民建聯區議員陳靄群指出「大家都是中國的同胞」,不應該有這樣冷血的網上言論。 對於這次不幸的事件,陳靄群說礙於區議會只是個諮詢機構,除了作為橋樑的角色,也不能為子洋的家人提供太多直接的幫助。香港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認為此次事件是悲劇。網上這種惡意評論當然是不應該,而這些評論正反映近年的資源爭奪和陸港矛盾的問題。

香港最大網上活動圈「港漂青年匯」和「港漂圈」表示,想過對謝子洋家人捐助,但還沒有找到對接管道,因為在港募捐需要法律認定資格。對於網上冷血評論,他們曾和一些香港憤青論戰,如今不願意再和這些歪論糾纏下去。

亞洲週刊評論說,這次事件其實反映最近香港社會的一些去中國化的歪風,一些政客和媒體鼓動族群分裂,號召「拒絕大陸化」,掀起了一些仇恨大陸人的風潮,而關鍵是他們往往將對北京政府的不滿,延伸到中國大陸的民間,反共變成了反華。評論還說,「這個年輕生命在香港灰飛煙滅之後被咒罵,暴露香港社會的扭曲心態,也帶來巨大的警示:香港是否變成了一個冷血的社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