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652oumdoo5cindjcnbo

中国政府的审计署要审计地方债。中国现在的债务GDP比与发达国家比不算什么,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算是最高的,并且还在飙升,所以问题只有一个:未来还不还得上?

如果还不上的话,在中国地方政府也没有破产之说,那么只有是银行呆坏账,银行呆坏账就是银行的亏损,亏损巨大,就会有金融危机:

1. 银行亏损,那么就会急于收回贷款,并且会惜贷,在收回贷款之下,有些企业会被逼着破产,或者是贱卖资产,两者都会使资产贬值;资产贬值的话,那么抵押物(代表性抵押物是房地产)贬值,那么一来银行要追加借款人的抵押物,这又会导致一批企业破产或贱卖,于是 负循环形成,资产的价格越来越低 :

1.1.当房地产越来越下滑的时候,整个经济基本上都会被拖下去,反映在于商品交换开始少了,也就是钱不流动了

1.2.通货膨胀形成,人们由一开始的倾向于交换(不想保有贬值的货币)到越来越不相信“货币”的功能,失去货币,商品经济的效率大降,再次反映为:钱不流动了。

2.挤兑

当银行大亏损时,在现行没有存款保险的中国,人们会担心自己钱的安全,于是资金会从银行中逃出,当一个银行要破产时,那么这个银行所拥有其它银行的存款将失去,于是其它银行也遭到亏损,于是其它银行也有破产危险,其它银行的资金逃逸,甚至会影响原本安全的银行,整个过程是有传染性的。

这就是地方债如何违约所带来的整个经济的崩溃。

地方债现在还债的主要途径是土地收入,如果土地的价格大降,地方债很容易违约。如果真违约的话,为了不让银行破产,那么政府有可能有以下几个措施:

1. 银行的融资

对于未IPO的,剥离坏账,卖给资产管理公司,就是财政部承担这些亏损,再追究的话就是纳税人一起负担这个亏损;剥离坏账后,进行IPO;

对于已IPO的,增发股份。

无论是IPO还是增发,说到底还是卖资产,所以后果和上文所说的一样,但是剥离了坏账的银行,且投资者对于中国银行永远不会破产的认识,还有对整个经济的预期,都使得贱卖的概率并不是很大,当然,也可能会贱卖,如果贱卖的话,那么经济危机就真正来了。

2008年平安增发12亿股,筹400+亿的举动,就引发了中国最深重的股灾。

2. 流动性注入

单纯剥离坏账,让纳税人承担损失;

或者是再来个4万亿类似的宽松计划,给银行注入流动性。万亿宽松计划,很有可能又会促进房地产的大投资,如果现在空房率已很高的话,那么无疑使得房地产价格反转时更加严重,这条路只能说是重蹈覆辙。

3.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稳定人心,使得人们不会挤兑。

从这个角度来看6月份银行间7日回购利率飙升的内含,实际上是让银行管好自己的现金流,以应付未来的流动性风险。当然,也有另一个意思,让银行的钱流入实体,而不是在货币市场空转,也为整个市场注入流动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