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日前宣布聘任徐揚生教授為其深圳分校的首任校長,是港中大正式進駐內地的標志。港中大計劃把三成學額留給深圳戶籍考生,考慮到深圳生源在省內一本學額中所占比例較高,很多觀點認為,如果他們多了港中大深圳分校這個選擇,廣東其他城市的考生考本科將會輕鬆一點。

然而,一所國際名校在中國內地的前景,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其招生門檻。眾所周知,某些中國高校之所以成為名校,主因是能在提前批及一本線招生。然而,境外高校進駐內地(或合作辦學),卻多被安排在2B線招生,結果無法正面與內地名校競爭優質生源。招不到優質生源的學校,長遠來說無法維持其優勢地位。

提出此問題並非無的放矢,因為港中大深圳分校從建立開始就有這方面的隱憂。港中大深圳分校的長遠辦學規模為11,000人,三成“特供”深圳也就是3,300人,而2013年深圳的高考人數不過3.6萬人。深圳的優質生源如果不是大多數進了港中大深圳分校,那麼港中大如何保證其深圳分校的綜合水平能與香港主校看齊?

如果把前述的招生線問題也考慮入內的話,更要問的便是港中大深圳分校將在哪條線上招生?是提前批還是2B線?港中大每年都在廣東的提前批招錄數十名粵籍尖子生赴港留學,如果其深圳分校也在提前批招生,那麼同樣的分數為何要去深圳分校?一個很實際的考慮是,在深圳分校讀書的內地學生,不能享受香港的資訊自由,不能自由出入香港,畢業後更不會自動擁有一年免簽留港工作的權利。

另一種情況則是港中大深圳分校不在提前批招生,這意味著港中大在廣東將出現了兩條分數線:一條是香港主校的分數線,另一條則是深圳分校的分數線,前者高於後者。如此一來,其結構將類似於某些內地名校與掛其牌招生的獨立學院的關系。當這種結構出現,主校與分校的學生之間勢必出現“利益衝突”:主校的學生將強烈要求校方在學歷上把他們與獨立學校(或分校)的學生區別開來,以避免標簽效應。由於港中大還要傾斜向深圳戶籍考生,屆時有能力直接上港中大或香港同級別大學的深圳考生,還會希望進港中大深圳分校嗎?

事實上,所有在中國內地開分校的境外名校,幾乎都無一例外地遇到本校對內地生吸引力下降的問題,港中大如何應對,值得關注。港中大進駐深圳,對於廣東學生而言應該是個好消息,但招生門檻的挑戰,將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出處:2013年8月5日, [南方都市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