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與牛油事件終告一段落,兩件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放在一個疑似新移民貧窮戶的訪問中,觸發了左膠與本土撚口水戰,矛頭直指新移民來港侵佔本土資源(後來由負責此新聞的記者利君雅澄清夫婦早已是香港永久居民)。花生從來是後浪推前浪,新聞的壽命從來不過一星期,然而社會矛盾等核心問題仍未解決,又被新議題掩蓋。膠戰太多了,本文小妹倒想從媒體及價觀的角度出發抽抽水,業餘地探討一下社會矛盾的出路。

TVB播出的片段,並沒有交代被訪者的背景,須知道報導出街的一字一句,都會引起公眾不同反應,否則就根本不是新聞。帶有鄉音,聯想起新移民,訴說貧窮現況,聯想起社會援助,也是可能的事,新聞從業員也不難推測預計的觀眾反應,proactive的處理方法,是一早簡單交代背景避免誤會。然而TVB的失誤,也不及獨媒稍後的解話文章來得嚴重,最大的爭議是把從事玩具運輸行業會得到玩具的可能性合理化,記者亦沒有再追問下去得到貨源的細節,這些不是常識,而是疑點,是媒體工作者要追問的地方。此外文章的視角亦不平衡,只集中對受訪者的辯護,很多持份者,例如反蝗人士,模型發燒友,運輸商的觀點也沒有描述。我也問過一位出力遣責的人的立場,他亦表明他不是反綜援政策,只是反對濫用綜援的人士,並不是坊間理解那種盲反。我理解獨媒的立場一向偏左,為弱勢發聲,可是在為了防止分化社會,又或者維護弱勢的大前提下,即使疑點重重也視而不見?放棄求真,等如放棄傳媒的大原則。每位有心的傳媒人,都希望公義得以彰顯,這公義就是社會真相,公義受惠者的不一定只限草根新移民,而包括每一個階層的納稅人。這個社會有很多弱勢需要幫助,同樣亦有弱勢濫用援助,畢業傳媒的定位與社福工作不同,社福的立場要支持弱勢,而傳媒則可從一個宏觀而全面的角度反思事件。

最近閱讀過一些解困新聞學(Solution Journalism)的文章,這是暢銷書「如何改變世界」的作者David Bornstein 近年大力推動的報導方式。市場上最多人愛看的是有關「情緒」的故事,為了迎合市場便順理成章去說這類故事,例如人間悲劇,社會紛爭等議題,內容往往只是走馬看花,未能深入討論觀點。但傳媒真正要著眼的,應該是導致這些社會現象的因由,說明問題癥結、改革措施及阻力所在,從而鼓動人心,在社會上擔當前贍角色,而不是被大眾口味牽著走。與其集中左膠與本土撚的新移民口水戰,不如探討一下濫用綜援的問題,例如跟進社署2011年設立的特別調查組是否有效運作,那才是減少主流抗拒弱勢的解決辦法。

基層人士經常被定型成慘情弱勢去搏取社會關注,其實是加強了社會的分化,拉闊了被助者與幫助者之間的鴻溝。我大學時曾跟隨學校到馬尼拉考察,入住了當地的木屋區村落,體驗了基層的生活。當時和接待成員三個人睡一張床,小強也當然是同屋住客,沒有熱水供應,沒有衛生服務,我們每天早上就在家門前燒垃圾。回港後的分享會,我們都急不及待分享自己的體驗,並分析要如何幫助貧窮戶。一位師兄連忙指出我們偏執,說我們只懂高高在上站在施與者的角度去看事件,而忽略平等的互動。回想起來,村民的確是活得精彩的基層,他們貧窮但不自憐,積極關心社區及作出改善,我們都被他們的人生態度所感染。我們付出了捐獻,卻得到更大的人生體驗。生命影響生命,才能創造一個共融的社區。在香港,弱勢人士,或新移民,如何融入社區,也是可以探討的問題。跟進自力更新支援計劃的參加者如何投入社區工作,也可一洗弱勢形象,而不再是單向的接受者,然而這種互動卻沒甚少被報導。

大家可能覺得我的立場模糊,我亦預計會惹來左膠右撚的不滿。我算是左翼,認同弱勢需要社會支援,這是人權,然而我又討厭不盡不實的所謂真相,認為傳媒應放棄非黑即白的弱智報導,要多角度呈現社會問題。我亦認同香港人優先的福利政策,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不是開源就是節流,無法開源增加社福撥款,令所有真正有需要的弱勢受惠(不計濫用那批),優先政策就是暫時出路。可是,怎樣去定義香港人?土生土長,或是住滿七年就可歸納,恐怕連男神咖哩飯也未能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在人文角度看,響朵自稱為某地區的人士,一定對這地區有著一份情,會關懷區內一切生靈。新移民能否成為有名有實的香港人,與本土人士平等互動,就在乎他們的人民質素(有些事情大家心照),我以上妙想天開的共融方向,都是嘗試在社會分化的大前提下摸一條出路,如果傳媒真的無法找尋到合適的報導個案,那我們就理直氣壯叫中港融合收皮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