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976_627265410650496_2073692529_n

科大一直以chur,功課多,壓力大聞名學界, 而膠聞都一直位居大學之首,繼舉辦大學家長日後又爆出遲到生罰企一事,再度引起「花生友」議論。

作為一個year 2 大學生,大學對我來說不是僅為一個讀書、上課、做「五件事」的地方,而是一個可以自由讓我選擇校園生活方式的空間。到了大學這個自由的環境,學習方式應由自己選擇,生活豐儉則適隨專便,你可以選擇不斷reg course、sit堂的讀書生活,你又可以走堂chur外面,亦可以邊讀書邊做五件事,總之最後誰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U life,誰就是大學生涯的贏家。

說到這裡,很自然就有些道德衛士說:「每年我地納稅人交咁多錢稅畀政府,供你讀大學,你竟然走去hea,仲對唔對得住我地?……(隨後下刪五千字)」納稅人每年花很多錢資助大學生升學當然是事實,但就算如此,都不代表大學生的自主權要因此而失去。大學教育最重要的地方不在知識,而在於選擇。大學生畢業後,將來面對的分叉只會更多,更複雜,選擇職業,選擇結婚對象,選擇參與政治與否,都是一些長遠而令人困惑的選擇。在大學生涯裡學懂選擇,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事,除了讓學生在享受選擇、從選擇中得益,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面對選擇需承受的後果,不論少至爛grade,大至爛hon,都要讓子女學懂承受的。選擇功利點說,對社會而言,懂得選擇是人盡其才,讓人可以在適合的崗位發揮最大的效能。

我們很多事會把選修的科與將來的職業路向劃上等號,讀政治的要從政,讀傳理的總是做記者、主播,讀哲學的最後都是「乞食」。可能香港是這樣,但外國絕不是這樣子。外國很多的大學生,除了一些很講求專業技能的科目外,第一個大學學位總是與liberal art有關,第二個學位才是跟職業有關。當然,這個也是跟個人選擇很有關係,興趣為先,還是搵食行先,這都是一個人需要深思選擇的問題。

其實說了這麼多廢話,其實都是說選擇在大學的生活是何其重要,甚至我個人認為選擇是大學這麼多課中最艱深,最易爛grade的一個0 cred course。在此怎樣都要跟各位家長、老師讀者誠懇地說一句:放手,讓你的子女、學生自主,學懂怎麼選擇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