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大陸改革派經濟學者、素有「吳市場」之稱的吳敬璉近日指出,為了經濟能夠持續成長,大陸必須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才能扭轉公眾對改革開放30年,只讓特權菁英獲利且拉大貧富差距的看法。

     這番看法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已受到關注。

     3次經改 造就全球第2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中國研究學者諾頓(Barry Naughton)8月將吳敬璉的文章編譯成冊出書,《華爾街日報》發自北京的報導引述文章指出,高齡83歲的吳敬璉清楚提出大陸必須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報導說,大陸曾啟動3次經濟改革,分別是文革結束後,鄧小平於1978年啟動第1次改革;1989年六四事件及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的第2次及第3次經改。這些改革造就中國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

     不過,吳敬璉認為,這些只完成一半的改革是當前經濟問題的根源。未能完成的改革導致腐敗成風,因為不負責任的官員從中國繁榮經濟中漁翁得利。大陸必須實施政治體制改革,經濟才能永續成長,也才能扭轉公眾對改革開放30年,只讓特權菁英獲利,並且拉大貧富差距的看法。

     他建議,逐漸削弱國家對經濟的支配權;並倡議法院獨立、起草附帶權利條款的新憲法,引入新聞自由等,這些都將制約中國共產黨各方面的權力。

     吳的倡議 和習有牴觸

     報導分析,吳敬璉的倡議恐怕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為首的現任領導班子有所牴觸。習近平上任沒多久,黨內就提出大學教育「七不講」,包括不講新聞自由、公民權利和司法獨立。從大陸社會氛圍到共產黨的做法都顯示,吳敬璉的改革建議甚至不能公開談論,大大縮減下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能提出的改革範圍。

     外界對三中全會普遍的預期是大陸將改革金融體系,進一步開放民營企業經濟,並推動城鎮化。但《華爾街日報》報導認為,這些「可能遠不及前幾波讓經濟走上高速成長的改革」,更不是吳敬璉所說的「必須的改革」。

     儘管如此,吳敬璉對大陸未來克服困難持樂觀看法。他說,「新一代領導班子將看到這些問題,若不改革,他們將會很困難。」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