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力建 

今年的八月暑假,我带领信孚教育集团的校长们同游泰国,这已是我第三次到泰国游览考察。泰国从公元13世纪前后立国,至今大约有800年的历史,过去称“暹罗”,后改为“泰国”,即“自由的国土”。在泰国考察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泰国人宽容安宁、性温有礼,这与其坚定的宗教信仰不无关系:95%以上的泰国人信奉佛教,故泰国又称“黄袍佛国”。佛教对泰国的政治、文化乃至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据统计,多年来泰国对教育的投资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一比例不仅在东盟国家中位列前茅,在亚洲国家中也是靠前的。有一组数字可以说明最近十年来泰国教育投资的增长幅度:2003年政府对教育的投资约为14000亿泰铢,2009年这一数字增长为35000亿泰铢,2012年这一数字又增至46000亿泰铢。在教育经费投入上,泰国非常大气。

古代的泰国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佛寺式教育,要成为公民就必须出家为徒,学习知识,在当时寺庙是泰国实施教育的重要机构,所以泰国到处都是寺庙。而僧侣就充当着教师的角色,有神职色彩,古往今来都备受尊崇。二是宫廷式教育,将皇亲国戚及高官的子弟组织在宫廷里统一接受教育。三是师徒式教育,也就是师徒手把手教学、技艺代代相传。现代教育则是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在西方传教士的努力推动下,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大力促进了泰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泰国实施的是以佛教为基础,继承泰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教育。佛教一直以来都是泰国教育的必修课,即使到了20世纪60年代现代教育体系形成之后,除宗教学校外,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幼儿园到大学,仍然将佛教教义融入德育课程中,强调“人格的秉性”、“过和平生活的秉性”,教会学生要知廉耻、怀慈悲心、趋善避祸等。除了背诵佛经、学会参禅之外,还注重礼貌教育,旅途所见到的泰国人都彬彬有礼,见面合十问候。

虽然较早地引进西方文明,但泰国并没有放弃自己民族的精髓和以佛为本的核心,在现代教育中处处体现了信佛、忠君的思想。但国王与平民之间并不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因为泰国是个民主国家,政府的透明度很高,国王受到最高的尊敬,但不意味着平民的权利就可以被剥夺,比如夜市的泰国,就是灯红酒绿完全是平民化的世界,皇权、政府、平民,彼此互不干预。

今年3月,泰国发展研究所称,泰国将实施全面的教育改革。比如让学校承担起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给予学校管理者自主权,以便他们聘用更合适的教职员工;允许家长根据办学质量择校;发放生均补助,把补助发到学生手上,而不是长期的援助经费,教育基础薄弱的学校将获得更多资金,以提高其教育质量。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泰国不仅在经济上走出了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在教育上保存传统、勇于变革的勇气,也为世界所称道。

(本文发表于《南航杂志》10月号刊)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