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荣《东亚病夫称号的来龙去脉


 


 


           

谈到中国近代史,中国人心中有无数团淤血,“东亚病夫”称号“辱华事件,就是这样的淤血团之一。

 


          
可是,如果
用放大镜去审视近代史,不难发现,这恐怕又是一件自取其辱的乌龙事件。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要听我细细说来。


 


          
说起来颇具颠覆性的是:在近代中国,最早称呼中国为“病夫”的,并不是帝国主义者,而是中国人严复。


 


          
严复于18953月发表于《直报》的文章《原强》,文中有两处称呼中国为“病夫”:


 


……..今夫人之身,惰则窳,劳则强,固常理也。而使病夫焉日从事于超距赢越之间,则有速其死而已。中国者,固病夫也………


 


………盖一国之事,同于人身…….今之中国,非犹是病夫也耶?且夫中国知西法之当师,不自甲午东事败衄之后始也……….


 


         
严复的这两段文字,翻译成现代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人的身体,懒惰则败坏,活动则强健,这是常理。但是如果叫一个病夫超速飞奔,跑的太快,则只有使他走上死路。中国就是这样的一个病夫……..


 


………国家大事和人的健身,道理是一样的…….现在的中国,难道不就是一个病夫吗?更何况中国早就知道应该学习西方,并不是从甲午战败开始的………


 


        
笔者挖掘出严复写的这段文字,是要告诉大家以下几点:


 


1、在近代中国,最早称中国为“病夫”的,并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严复;


 


2、严复说的是“中国是病夫”,没有说“中国人是病夫”,没有侮辱人的意思;


 


3、大清国当时的确是病夫,严复说的是真话,他没有错。


 


          
那么,外国人最早嘲笑中国人为“病夫”的出处,又是哪里呢?应该是清末年代
英国人在上海办的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


 


          

1896年10月17日,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登载了某英国记者撰写的一篇批评大清国的文章,原文用的英语词句是


 

……..There
are four sick people of the world –Turkey, Persia, China,
Morocco
……China……Sick
Man of the East……”


 


          
翻译成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世界上有四大病夫:土耳其、波斯(伊朗)、中国(大清国)、摩洛哥……..(其中)中国,是东方的病夫……..


 


          
 把原文挖掘出来、并弄清楚事实之后,我们可以知道以下几个要点:


 


1、英国记者并不仅仅称中国为“病夫”,而是在原文中同时还批评了土耳其、伊朗、摩洛哥。


 


2、英国记者说的是“中国是病夫”,没有说“中国人是病夫”,没有侮辱人的意思。


 


3、大清国当时的确是病夫。英国记者说的是真话。他没有错。类似于医生告知病人“你有病”。实事求是。


 


4、这位英国记者的言论,既谈不上友好,也算不上恶意,只是一篇典型混稿费的文字。中国人太拿它当一回事,是过分抬举它了。


 


5、退一步而言,就算这位英国记者的言论是蓄意侮辱中国人,那也只能代表这位记者他自己,而不能代表全世界。


 


         
读到这里,读者要注意,这份《字林西报》是一份英文报纸,面对的读者群,是旅居中国的外国侨民,上述的这篇文章,是用英语发表的,并不是给中国人看的,而是给西方人看的。如果没有人翻译它,那么中国人根本读不到。既然读不到,似乎也就很难谈得上是什么侮辱。


 


            
可是,有人翻译并传播了,是谁呢?是
当年的公知梁启超。梁启超读了这份《字林西报》之后,翻译了这篇社论,

并于不久之后,在《时务报》上发表了评论
梁启超是这样翻译的:

 


……..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自中日交战后,地球各国始悉其虚实也……..”

 


        
    鲜为人知的是,和中国的屌丝爱国愤青不同,梁启超对英国记者用“病夫”形容中国一说,深表赞同。梁启超于第二年(1897年),特地撰文写道:


 


………若今日之中国,则病夫也,不务治病,而务壮士之所行,故吾曰,亡天下者,必此言也………


 


           
梁启超的上述文字,翻译成现代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今天的中国,就是一个病夫,不好好治病,而偏要学强壮人士飞奔快跑,所以说,这种(步子迈得太大)的言论,会亡国的啊……..


 


           
不久之后,梁启超更是写道:


 


………()人不讲卫生,婚期太早,以是传种,种已孱弱,及其就傅之后,
终日伏案,闭置一室,绝无运动,耗目力而昏眊,未黄耇而駘背;
复习為娇惰
,绝无自营自活之风,衣食举动,一切需人;以文弱為美
,以羸怯為娇贵,翩翩年少,弱不禁风,名曰丈夫,弱于少女,
冠而后
,则又缠绵床第以耗其精力,吸食鸦片以戕其身体,鬼躁鬼幽,
躂步欹跌,血不华色,面有死容,病体奄奄,气息才属:合四万万人,
而不能得一完备之体格。呜呼!其人皆為病夫,其国安得不為病国
!以此而出与狞猛梟鷙之异族遇,是犹驱侏儒以斗巨无霸,彼虽不
持一械
,一挥手而我已倾跌矣。呜呼!生存竞争,优胜劣败,吾望我
同胞练其筋骨
,习于勇力,无奄然颓惫以坐癈也………

 


         
梁启超上述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中文,概括地说,是以下的意思:


 


……….中国人不讲卫生,结婚生育太早,不利于优生,而且中国许多人终日闭门读书,根本不做运动,身体所以不强健,而且不少人还房事过度、而且还抽鸦片,身体当然不可能强壮。所以啊,中国人的体格根本就是病夫,由病夫组成的国家,怎么可能不是病国呢?希望我的同胞们,要锻炼身体啊……….


 


            
可见,梁启超从外国人称中国为“病夫”的社论当中,引申出了中国人的体格问题,并批评国人不爱运动、被人讥笑为“病夫”是活该。


 


            
这里有几点要注意:


 


1、梁启超是当年的超级公知,他的文字对国民舆论的影响是很大的,绝大多数国民没有能力阅读英文社论原文,而以梁启超的评论为准;


 


2、清末民初的中国人,的确没有做运动的习惯,所谓“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解放”之后、由毛救星提出的口号。


 


           
到了1904年,梁启超更是在他的《新大陆游记》一文里写道:


 

 “……….称病态毕露之国民为东亚病夫,在也不算………


 


           
很清楚了,身为当年中国人意见领袖的梁启超认为:外国人称中国为“东亚病夫”,只是实话实说,谈不上污蔑。这是梁启超的原话,读者要骂人找梁启超去,因为这是他的原话,并不是笔者的杜撰。


 


          
 随后,“东亚病夫”这个名词的再一次大规模传播,是由于1904年出版的一本畅销小说《
孽海花》,作者曾朴,笔名“东亚病夫”。这本小说在当年热销得不得了,多次重印,书封面的作者名字“东亚病夫”也随着这本小说的走红,而名声大噪。


 


           
还有一个更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史实:鲁迅在年轻的时候在日本留学,看幻灯片里日本军队砍杀一个给沙俄军队当间谍的中国人,看到许多围观的中国人很麻木,因此,鲁迅认为“中国人有病”,所以他“弃医从文”、走上了当作家的道路。


 


          
鲁迅说“中国人有病”,这恐怕是各位在小学年代就耳熟能详的桥段了吧?


 


           
鲁迅说“中国人有病”,成了伟人。洋鬼子说“中国有病”,却被中国人记恨了一百多年。这事儿是典型的双重标准。真有点荒唐。


 


            
前文提到了英国记者最早嘲笑中国是“病夫”的同时,也嘲笑了土耳其、伊朗、摩洛哥。事实上,鬼子的品性远远不止如此,他们在西方世界的内部,也是互相嘲笑“病夫”。笔者在此,举几个例子:

 


          
早年
西方人在19世纪中期,嘲笑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是“欧洲病夫”
(The Sick Man of Europe)。


 


           

西方媒体言辞辛辣的作风,从近代一直保持到现代。例如,2003年美国报纸《The
National Interest》
批评东部俄国是“亚洲病夫(Sick
Man of Asia)”


 


           

2009年4月3日,美国知名杂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登出评论文章,嘲笑日本是“亚洲病夫
(Sick
Man of Asia)”。.


 


           

20091029日,英国BBC电台,英国评论员笑骂本国(英国)为“欧洲病夫”
(Sick
man of Europe)


 


           
2007年,《经济学人》杂志
(The
Economist
)笑葡萄牙“新欧洲病夫”
(A
New Sick Man of Europe)


 


          
在更早前的2005年,同一本
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还曾经讥笑意大利“真正的欧洲病夫”
(The
real sick man of Europe)


 


            
除此之外,法国、德国、希腊、葡萄牙…….都有被西方媒体笑称
“病夫”的史。这些事例,根本列举不完。


 


            
还有更严重的事实:早在近代(清朝中叶)之前,中国人就看不起外国人,发明了相当多的贬义词来蔑称外国人,例如“红毛鬼”、“番鬼”、“鬼佬”、“洋鬼子”、“蛮夷”、“夷人”、“倭奴”…….读者只要换个位置思考一下,立马就能知道:这些名词,就其字义而言,只有比“病夫”更恶毒,而绝不比“病夫”更高雅。


 


           
总之,最早是中国人蔑称外国人,后来才轮到外国人“蔑称”中国,这是一个铁的事实,但又是最容易被国人忽视的事实。为什么容易忽视呢?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人用双重标准看待自己和他人,因此判断问题当然不可能做到公正。凡事贵在换位思考。冤冤相报。因果报应。难道这不是吗?


 


            
笔者挖掘了这么多事实,已经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得很清楚了,我想我实在不必在本文的最后,作一个所谓的总结了,大家应该都知道答案了。


 


            
一个狭隘的人,当他的自尊心脆弱到极点的时候,路人放一个屁,他都会觉得那是在骂他。放屁并没有问题。是人心出了问题。


 


冯学荣
  
2013928日 写于 美国
加州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