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按照气候专家们此前做出的预测,如果到本世纪末地球升温的幅度超过摄氏两度,将对地球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影响。既然如此,那么,这个原先制定的两度的目标是否还有可能实现?华沙峰会是否会依然坚持此一目标?

听众朋友们也许还记得,2009年哥本哈根峰会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美中国两个污染大国固守立场,互不相让。四年之后,各国的立场是否有所改变?华沙峰会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就以上议题,我们采访了法国政府的智囊机构,法国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关系学院IDDRI气候项目负责人托马斯•斯彭斯(Thomas Spencer) ,斯彭斯先生首先表示如果各国齐心协力,将升温幅度维持在摄氏两度的目标并非高不可攀。

托马斯•斯彭斯:此次华沙峰会的目标是各国达成一致将地球升温的幅度限制在摄氏两度以内。这个目标依然有可能达到。如果各国从现在开始就做出巨大的努力。这一目标虽然看起来显得有些高不可攀。

但是,有许多科学家都指出,即使达到了这一目标,地球依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尤其是那些受气候升温的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比如说,南美的亚马逊地区,以及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岛国等等。将地球升温维持在两度以内将继续是联合国气候峰会谈判的主要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非政府专家小组的报告并不会改变会议的谈判目标,专家小组的任务对气候变化做出科学的评估,然后,再由各国政府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制定共同的目标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达到自己所制定的目标。根据多个科学模式的预测,要达到两度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不少新的科技术虽然还在实验中但是将很快投入实施,这些技术并不是不可推广的不现实的科技。

所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将本世纪末地球升温的幅度维持在两度以内是完全可行的,关键在于各国政府领导是否有达到此一目标的政治意愿,是否准备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实现此一目标。必须强调的是,即使在2015年各国达成协议之后,还必须继续努力,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繁重的过程,因为减排措施涉及各国的整体的经济模式,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能源等等所有的领域。所以这是一个长远的计划。

法广:正如您所说到,要避免地球升温超过摄氏两度这个警戒线,这一目标从技术上来说是完全可行的,关键在于各国政府是否有切实的政治意愿。那么,各国在谈判中的分歧以及他们各自面对的挑战主要有哪些呢?

托马斯•斯彭斯:这有好几个层面:首先最重要的是各国国内的国情。就拿美国来说,美国奥巴马政府对气候问题十分重视,并且有意愿采取行动。但是,美国政府必须面对来自美国国会部分保守党议员的反对。所以,奥巴马总统并没有足够的权力在国际社会做出承诺,在美国国内出台举措。所以,美国政府必须在国内做宣传,使美国的民众以及美国的企业家能够意识到维持经济发展与减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非不可得兼。

而别的国家,比如说欧盟,欧盟由于受危机冲击严重使欧盟民众对各国政府以及欧盟都缺乏信任,导致欧盟在气候领域出现倒退,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欧盟明年要达成一个共同的立场与目标确实任务将十分艰巨。

至于中国,中国有他的经济增长目标,但是同时中国的环境污染现象有十分严重。中国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必须试图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所以,各国国内针对减排目标都有积极以及消极 两个方面,关键是如何发挥其积极的方面。

其次,某些国家担心本国的主权受到影响,这些国家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这方面的担心曾经十分严重,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利益,而且也涉及到政治利益,比如说,能源一向就是一个地缘政治议题。所以,他们担心一旦签署有制约性的协议,他们将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担心,他们的经济竞争力因此而受到影响。

不过,这种担心正在逐渐的改变,因为,这些国家已经意识到,本国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国际合作。比如说,中国,中国的石油进口总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或者四,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中国当然不可能仅仅靠自身来解决能源的替代问题,中国需要国际社会的协调与合作来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因此,各国已经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当然,我并不排除此次谈判的进展将依然十分艰难,但是,我认为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国际性的框架,来引导各国在指定的框架下在优先考虑各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节约能源或者尽可能地使用低碳能源。

法广:我们知道,2009年哥本哈根峰会失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立场对立。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认为联合国应该遵守京都议定书中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承担责任的原则,认为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所以应当比发达国家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不过,四年之后,法国《世界报》近日刊登文章,引述研究部门刚刚推出的数据显示,西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百多年来在大气中释放的温室气体的总数量目前已经基本同等。这是否意味着从今以后双方应该承担对等的责任?中国气候谈判代表解振华在峰会召开的前夕依然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届时将固守立场?

托马斯•斯彭斯: “我认为应该坚持各国有区别的行动,但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行动起来。我们不能够象对要求美国那样要求中国,美国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中国的一倍,而美国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中国的好几倍,我们当然不能够以同样的要求来对待中国,但是,他们两国应该在统一的框架之下行动,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各国统一行动的框 架。中国必须改变立场,中国已经在改变。中国在气候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这当然也是由于中国国内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将继续增长,鉴于中 国的经济发展增速,这是在所难免的。我认为中国应该支持遏制气候升温,推动联合国2015年达成新框架协议,我认为中国将会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

法广:中国气候谈判代表表示如果西方国家兑现2009年哥本哈根峰会时所做出的资金援助的承诺,中国也将开放谈判立场,中国代表所指的是西方国家所承诺的援助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基金,这一基金库目前究竟运作的怎么样了?

托马斯•斯彭斯:西方发达国家的承诺是在2020年之前设立一个总金额为一千亿美元的气候变化基金,用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低排放以及适应气候变化,这个基金的来源或者直接来自国家政府或者来自私营行业。我们知道气候变化涉及重大,国家与私营行业都应该介入。这一承诺是峰会谈判的一大议题。不过,我们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比如说,根据国际学者最新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球在气候方面的投资超过3500亿美元,这些投资涉及各个领域,主要来自私营行业,包括改善住房等等。这个数字应该不断的上升。发达国家政府更应该投入大量的资金。哥本哈根峰会所作出的承诺应该获得兑现,目前这个绿色基金已经在司法以及技术上准备就绪,下一步就等待各国注入资金。

华沙峰会的一大看点就是发达国家是否能够拿出一个数量化以及带有时间表的具体融资计划,以及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够为2015年达成协议而确定时间表。各方都意识到华沙峰会成功的必要性,华沙峰会的关键议题是为2015年峰会制定谈判以及融资线路图,谈判将非常得艰难,但是,我相信各国最终将会达成一致。

据介绍,如果华沙峰会能够达到预定目标,下一步的关键会议将是明年九月在纽约召开的气候峰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已经通告了各国首脑,纽约峰会将为2015年的气候协议确定重要的框架,比如说,协议将是属于何种司法性质,是否具有约束性等等。最终2015年巴黎峰会在最后的技术问题上达成一致之后,联合国各成员国将签署用来取代京都议定书的第二个气候议定书。该议定书将从2020年开始实施。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