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徽商银行(Huishang Bank)股价小幅上涨。三年来最大的中资银行首次公开发行(IPO)开始交易。

徽商银行收涨2%,香港大盘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则收跌0.7%。

徽商银行IPO是过去一个月里第三宗中资银行IPO。此前,中国汇融金融控股有限公司(China Huirong Financial)和重庆银行(Bank of Chongqing)先后上市,融资额分别达2亿美元和6亿美元。

徽商银行融资额达到13亿美元,是自重庆农村商业银行(Chongq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2010年在香港上市以来中资银行最大的一宗IPO。

自上市以来,汇融与重庆银行的股价一直低于发行价。汇融上市两周以来,股价出现了大幅波动,跌幅约为9%。重庆银行上周开始上市交易,股价跌幅约为0.5%。

徽商银行和其他金融上市企业的表现正受到市场的密切关注。不久之后,中国一家“坏银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Cinda)将于11月22日发布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IPO融资20亿美元。

由于基石投资者的大举介入,徽商银行在首个交易日的表现本来就预计将波澜不兴。基石投资者需要经历一段锁定期,在此期间不能出售所持股票。

首日交易之前,徽商银行已获得了5家基石投资者的认购,这些投资者总共购入半数以上发行的股票,导致有些人将这次IPO称为一次“家人与朋友占主角的”交易。

据一位了解徽商银行IPO的人士表示,仅房地产开发商万科(China Vanke)就购入了徽商银行所发行股票的近40%。

徽商银行在IPO中聘用了19家账簿管理人。在金融企业IPO销路不畅的香港市场,多聘账簿管理人的现象已变得越来越普遍。

投资者对赴香港上市的中资银行数量之多表示了失望。最近几宗上市交易中,机构投资者和大型全球性基金公司参与力度相对较低,就反映了这一心态。

相比之下,中国在线游戏公司博雅互动(Boyaa)昨日也开始上市交易,其股价涨幅接近14%,这是表明香港市场强烈看好科技股的最新迹象。

今年以来,中资银行股一直在上演“过山车”行情。今年6月,中国内地信贷紧缩引发市场担忧中国金融体系稳定,银行股跌至历史最低点。虽然此后银行股收复了部分失地,但许多投资者仍对中国银行业的长期健康状况感到担心——信贷疯狂增长给中国银行业留下巨大的风险敞口。

译者/邢嵬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