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利申,我買了一隻路姆西放在宿舍。

今天面書,全都是路姆西,其實這也很正常,皆因潮流是集體行為的其中一種體現,不一定是好,或是不好的事。可是,不知道為何面書有這麼多人站在道德高地上看這件事,說小學雞又有,賤格又有,弱智戇X者通通都有。但這些評價是不是有點過份呢?

路姆西是社運標記嗎?

先搞清一點,路姆西受人關注的起源並不是因為社民連丟那一下,而是源於大陸那爛爛的中文譯音。先有了這個前設,才有後來社民連成員「丟梁振英路姆西」的情況出現。

說路姆西是社運標記,真的有點抬高了他。難道你對梁振英丟草泥馬/膠屎,草泥馬和膠屎就是社運標記嗎?有這想法,才可能有精神病。

再說,梁振英早於去年已被喻為豺狼,這形象深入民心,再加上網絡傳訊的特性就是來得快,去得快,路姆西看來只會成短暫的潮流,並不會取代豺狼成為倒梁的標記。

買路姆西只是集體行為

有些人或會認為買路姆西這熱潮是港人集體精神病。集體的確是集體,但我認為這只是一種集體的消費行為,這種行為可以是出於羊群心態,更可能是貪玩,不一定是抗爭,更不是自我安慰,這一點大家必須要留意的。

就正如iPhone初登場,M記Snoopy、Hello Kitty公仔和7仔的印花卡通禮品一樣,人們就是對這個潮流出於好奇而關注,後來才會成為集體的消費行為,以至炒賣賺外快。在資本主義的消費主導下,這早已是生活一部分,難道今次會是例外嗎?當然不是吧。

貪玩有錯嗎?

再說,好奇、貪玩本就是人性,根本沒有優劣,只有程度之分。與其問誰貪玩,倒不如問誰不貪玩?像我這個年紀的人,不貪玩才是不正常。更何況平日的生活是多麼的苦悶,多麼的緊張?有路姆西公仔在宿舍陪伴一下,偶爾玩弄一下,也不為過吧。

想買這公仔,也會明白這公仔背後的一些政治意涵,陳淨心那些「愛國愛港愛共產黨」之流當然不會買。自我感覺良好的狼英管治下,有誰能可以脫離苦海呢?在苦海渡行時,我們總不能以哀怨惡毒的心面對,反而應該以笑渡日。以笑渡日不代表自我安慰,而是在逆境求存應有的心,只有樂觀,才可以勝過這日夜在盤算、分化民心的當權者。

貪玩、減壓都是買玩具的正當理由,只要不是在購買時以抗爭為由自我催眠,基本上沒甚麼問題。嘲笑買路姆西行為的人,還是誠實點對待自己,從道德高地上回到凡間吧。

路姆西的網絡效應

路姆西為何紅得起,就是形象(狼和嫲嫲的配搭)、爛爛的譯名、香港的社經形勢及面書與傳媒的推波助瀾加起來的化學作用。(別認為人們單純是因為粗口諧音才熱捧,如果真的是這樣,尹光早已成為主流第一大歌手,他的歌曲早已經上了十大金曲了。)網上的滾雪球效應,將路姆西由小數網民談論的話題,銳變成為社會一大熱話。這情況,在將來只會更為普遍。

剛剛回大學時,我就做了一個小實驗,我把膠袋裡路姆西的頭露出來,看看旁人的反應如何。結果30分鐘的行程內,地鐵上附近有一半的人都注視著公仔,在中大裡注視公仔的人更高達80%,這證明了這網上熱潮已是深深影響著香港的生活。當然,這只可引證像路姆西這類的消費行為,以及平日低成本的like行為,至於說到網絡對社會運動的影響,這還是不太明顯,難以斷定。

我真的很驚訝身邊為何這麼多人嚴正看待這個現象,我又不知道為何自己要寫一篇回應。最後,還是要以曾憲梓那句作結。「真是荒謬,把路姆西看得這麼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