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迷失的历史:中国与日本”(Missing Histories: China and Japan) 是BBC World Service即将在2014年2月初推出的一个广播纪录片系列,关注中日两国历史问题的研究、教育以及年轻一代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理解。纪录片包括上下两集,时长各60分钟,分别在中国和日本录制完成。节目由来自中国和日本的两位BBC记者联合采访记录,从东京、横滨到北京、南京、上海,对话两国的历史学家、政界人物、媒体代表、以及战争的见证者和幸存者。

以下文字为中国记者刘海宁(Haining Liu)对纪录片采访过程的回顾。

2013年11月23日,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包括日本美国在内的区域及国际力量反应强烈。同一天,我们的纪录片团队出发前往日本和中国,开始为期两周的采访录制旅程。

第一站,日本东京。首日的街头随机采访,在问到对中国时的第一印象时,受访日本民众多次提到岛屿争端和空中识别区,‘野心’是不少普通日本年轻人用来描述中国的首选词汇。

12月17日,日本安倍内阁公布新的国家安保战略和防卫计划,军费增加到24.97万亿日元,目标包括建立夺回离岛部队等扩充军力的动作,中国显然成为力量抗衡的假想敌。此时,我身在中国,有关中日历史问题的采访刚刚结束一周。

中日之间当下的种种纠结,已经不是表面上的海岛空域那么单纯。两国政府与民间多年以来的复杂关系,外界看来似乎难以理解,却始终像阴云一般笼罩在中日两国上空。只不过,近来,阴云升级到了‘雾霾’的程度。政治决策作为两国关系中的一个维度,往往会反映在各自的国内公众情绪上,反过来,政策制定又受到情绪影响。最近的例子便是2012年中国各地的反日游行,至今,还是很多日本政界学界人士头脑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的政策建议也很难不受到这类事件的左右。

教科书上的历史异议:日本认为是细节未定,中国认为是性质之差

政治评论员屋山太郎(Taro Yayama)是日本右翼温和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日本教育再生机构”主要成员,他参与编撰了近两年备受争议的右翼历史教科书。采访中,他反复强调“慰安妇”作为日本军队强迫性奴隶的性质并非属实,“南京大屠杀”应被称为“南京事件”因死亡人数仍然存在很大争议等观点,并不时拿出随身携带的大量数据和笔记予以支持。即使反复提醒自己记者的身份,我也很难完全不带有任何情绪地去接受他的观点。

屋山说,他不明白为什么时隔多年,没有亲历战争的中国人仍然时常愤怒。“你觉得是为什么?”我通过翻译追问。采访全程一直用日语交流的屋山突然改用英文。“Crazy(疯狂)”,他回答。看我脸色一变,他又转回日语接着解释说,中国历史上一直把日本视为弱小的附属,曾被自己的附属超越征服,当然会觉得羞辱,进而愤怒。对于这样的逻辑,我很难理解,却也无从说服。

采访即将结束前,屋山太郎说起发生在1945年的东京大轰炸。那年他十二岁,亲眼看到自己父亲的左脸被严重烧伤,从此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回忆。我问他有没有想过1937年的中国,在南京,在重庆,有多少与他当年同龄的中国孩子有过类似,甚至更加惨痛的经历。这是一个带有主观情绪的问题,并不精彩。但话在嘴边,我不得不说。屋山陷入了片刻沉默。接着,他抬眼盯着我许久,挤出一句日文。他说:“对不起。但我的观点没有变化。”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