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戴口罩出门
2014-02-03 10:18凤凰博报

北京的空气污染近来常常成为国外媒体的头条新闻。今年1月15日,北京的PM2.5浓度首次突破500。北京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官方甚至签发了紧急卫生警报,并关闭了北京的4条主要高速公路。这促使惊慌的北京民众购买空气净化器并戴上口罩。

然而,我们从国内的媒体中看到,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雾霾使这里的空气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比北京空气更糟糕。同样是1月15日,虽然新德里是个刮风天,但这里的空气中PM2.5的含量仍高达130至565微克/立方米。

根据印度环保人士的说法以及官方空气质量数据,本以为10年前已战胜空气污染问题的新德里居民如今再次陷入汽车尾气和粉尘之中,该市又一次进入全球最脏城市之列。

2012年发生的3起“极端”空气污染事件表明,新德里再也没有资格吹嘘自己的空气质量一向比北京好了,科学家也对此发出了警告。当年的11月初,新德里遭到了可能是其史上最严重的毒雾袭击,某些地区的颗粒物浓度一度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的30倍。即便在周末天气相对较晴朗时,粉尘水平也达到了相关健康标准的10倍。

印度科学与环境中心副主任阿努米塔·罗伊乔杜里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采取了若干措施控制空气污染,但北京仍然很容易就陷入雾霾。面临同样问题的新德里却几乎没有做任何事情来控制空气污染。如果新德里在未来几年超过北京的纪录,也是意料之中的。”

这位印度官员的话表面上是在说新德里的雾霾,但实际上含有调侃北京的意味。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为了实现蓝天达标的承诺,累积投入了1200亿元人民币治理空气污染。在2008年8月,奥运会举办的16天内,北京市共有10个一级天,刷新了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但好景不长,这样的天气仅维持了较短的时间,北京又被雾霾围困,至到现在。

有关机构2013年4月发布的《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中,对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2012年的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排名,兰州排名垫底,北京位列倒数第二。尽管北京的巨大商机甚至北京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仍会吸引大量的外国人来中国,但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曾这样写道,“北京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机场候机厅里的吸烟室。虽然还是有很多外国人愿意到中国来工作,但空气污染已经让很多国际公司很难再把北京作为一个招聘的卖点了。”

的确,与2012年相比,2013年有6万来北京游玩的外国人选择不在这个城市住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北京列入了“艰苦地区”名单,被派遣至此的员工可以享受“危险津贴”,美国大使馆为其驻京员工提供了约其工资总额15%的艰苦地区补贴,这意味着在北京工作的危险系数夸张地与阿富汗、伊拉克、尼日利亚等政治不稳定地区相提并论。

客观的说,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些代价却要子孙后代来承担。生态问题往往比社会问题要严重,因为环境破坏的后续效应要积累几十年,上百年才会暴露出来。透支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可承载能力,一味追求表面经济增长率,造成了目前小部分人受益、全社会埋单的局面。

如果官方仍把北京的雾霾程度要比新德里低作为一个话题来说,那只不过是聊以自慰而已。公众对环境和空气的越来越敏感,雾霾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空气的问题,但是它所折射的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北京的雾霾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说这是“出丑”的话,它应帮政府方面彻底找回实事求是的信心。

在全球“真有面子”的首都没有几个,大国的首都尤其不时“出丑”。北京的雾霾问题只是又一次将自己推到镜子前,让大家知道“形象工程”的想法是多么幼稚。有这样的雾霾“拆台”,北京给自己脸上“化妆”越多,效果越差。

政府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应面对现实,拿出解决的办法,当然,更需要有北京市长所说的治不好雾霾,愿“提着头来见”的勇气。

原文发表于:http://blog.ifeng.com/article/31758217.html

作者

全球华人最具影响力的博客之一,公共知识分子的意见平台,秉承凤凰“全球视野、中华情怀、兼容开放、进步力量”之精神,倡导“发布全球华人独立观点”,以理性为宗旨,客观为基础,从全球角度解读中国,用中华情怀关注世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墙内可直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