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族杂居环境利于消减族群偏见
2014-03-30 08:08政见网

3月1日晚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恐怖袭击事件,令人倍感震惊与悲痛,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才能增进不同族群之间的理解与包容?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对中国非常重要,在其他许多国家也极受关注。最近,来自德国、英国、南非和新加坡的十位学者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联合发表论文,他们通过研究证明:在多族群杂居的环境下,主要族群居民对少数族群的偏见更可能得以消弭。

为开展这项研究,上述学者在2002年至2011年间,在英国、欧洲大陆、美国和南非等地累计开展了7项研究,考察主要族群成语对于少数族群的态度。研究者认为,主要族群成员对于少数族群的所谓偏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自身收入水平和本地经济状况的下降单纯归咎于少数族群,二是认为那些失业或违法的少数族群成员应该立刻离开本地。

通过测量与分析,研究者们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居住于多族群杂居社区的主要族群受访者,对于少数族群的偏见程度显著低于其他人;更有意思的是,在上述社区中,即便来自主要族群的受访者不直接认识或者从未与少数族群邻居进行直接交流,他们对于少数族群的偏见往往也相对较弱。

当然,多族群社区中的主要族群居民偏见之所以更少,或许是人们“用脚投票”的结果:例如,更有偏见的主要族群成员,也往往更可能选择主动避开或者搬离多族群社区,而没有偏见的主要族群成员,则一般不会介意与少数族群比邻而居。为排除上述干扰,研究者们特地进行了两项纵向研究,通过多年数据观察受访者对少数族群的偏见程度如何随时间而变化。结果显示,即便是那些从不与少数族群进行直接交流的极端偏见者,在周边居住环境逐渐变得多元化之后,其偏见程度也发生了显著下降。

为更好刻画上述现象背后的社会机制,研究者们借鉴“被动吸烟”的说法,将新发现称为“被动包容”。换句话说,就像不吸烟者长期暴露在二手烟弥漫的空气中也会增加肺癌发病率一样,即便是那些偏见极深并且从不与少数族群直接交往的主要族群成员,如果长期在多族群社区生活,往往也更容易受到周围那些主动与少数族群沟通与交往的同族群居民影响,从而降低对少数族群的偏见程度。

研究者们据此指出,在多族群社区中,不同族群之间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机会往往更多,这种交流和互动不仅能够直接增加参与者对少数族群的包容程度,也能间接纠正其他多数族群居民对少数族群的偏见,从而提升社区的整体包容水平。他们因此建议,虽然多族群杂居粗看起来更有可能增加不同族群之间发生冲突的机会,但政府还是应该鼓励此类社区的形成,因为从长期来看,杂居社区不仅能在个体层面更好地消减主要族群居民对少数族群的偏见,更能从整体上提升整个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包容水平。

在“政见”此前介绍过的一项类似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分析英国数据,发现跨族交流频繁的白人看待少数族群的态度较为积极,对邻里更为信任,但却没能确定这种相关关系背后的社会机制。本研究采用多国家、多时段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成果不仅更加可靠,而且更可能具有普适意义。

更重要的是,本研究不仅确认了跨族交流频繁程度与主流族群居民邻里信任水平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相关,而且阐明了这种关系背后的社会机制;不仅证实了跨族交流确实是消减主流族群对少数族群傲慢与偏见的重要原因,而且说明上述交流甚至还能进而积极影响那些从来不与少数族群进行交流的同族友邻,有助于社区内各族群的和睦相处。

这项研究虽然开展于以白色人种为主的地区,但是,正如该项目组成员、牛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修斯通(Miles Hewstone)所言,“没有理由认为该效应会在世界各地有所不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族群杂居社区对于消减偏见的积极作用,同样值得中国重视和借鉴。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政见网,不代表荷兰在线观点。

作者

“政见”是一个独立网站,介绍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是怎样分析中国的。致力于发掘海内外学者和智库的智慧成果,引进思想资源。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