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由于不加分辨地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导致了国学教育在中国大陆已经中断一个多世纪之久。实际上,正如梁漱溟、张岱年等老一辈学者早就指出过的,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变”有”常”,所谓”变”就是其中已不适合于当今时代而需要变革的部分,所谓”常”就是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忠、孝、廉、毅、和等人文道德思想以及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慈悲为怀等价值观念。它们是数千年间形成的中国人为人、为学、为政的基本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如果连这些都要否定,必然导致全民性的价值真空和思想混乱,使得整个民族丧失人文理想和道德底线。目前的道德困境固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但长期破坏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东亚现代化的历史已经证明,最先完成现代转型的并非那些肆意破坏传统的国家和地区,而是那些能够将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与现代化相互融合的国家和地区。一个胸怀开阔、目光远大、兼容并包的民族才有未来,她不仅应包容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当然也应包容本民族老祖宗创造的优秀文化。

   必须指出,原始儒家是以涵养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君子文化,它和秦汉以后形成的帝王专制文化具有质的不同,将二者混为一谈, 单纯把儒家看成是封建专制的工具,是近代以来对于儒家认识的一大误区,也是人们长期以来将儒家和现代化对立起来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儒家的修己爱人和君子人格不但不与现代文明相冲突,反而是中华文明完成现代转型的重要精神资源。一个丧失了道德气节和人格理想的民族注定没有机会步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十几年来,为克服目前教育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养成的弊端,各地学校和家长自发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实验,并在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学生诵读经典热潮。这种源于基层自发的德育探索就像当年安徽小岗村的农村改革试验一样,代表了人民群众对于教育问题的反思与纠正,显示出基层民众可贵的责任意识和探索精神。中国现代教育问题丛生,积弊已久,钱学森之问是在追问当前教育问题的症结,而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先生在八十多年前就指出:中国现代教育已经成为”不中不西”的教育,所谓”不中”是指教育已经丢失了传统儒家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和人格培养的优良传统;所谓”不西”就是现代教育并没有学到西方教育的真精神和创造力,这可以看作是民国学人对于钱学森之问的预先回答。

   最近,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中的意义作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改善传统文化教育的设想,这是对于社会各界期待和基层民众探索的积极回应,也为今后搞好传统文化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纲要》也存在一个缺憾,就是未能将传统文化列为学校的一门独立课程。有鉴于此,为深化讨论,形成共识,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如下:

   一、传统文化教育应单设课程而不应碎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修身立德,目标是培养君子人格,这也是国民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的志士仁人都是传统文化浸润熏陶的成果,也证明了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力量。国民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人格养育和知识学习两个方面,可以说两者都很重要,但前者无疑更为根本,因为学生不一定都能成为教授和科学家,但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否则他就无力适应人生和工作。既然人格养成是国民教育的基本目标,而各种门类的知识都被独立设置为一门课程,传统文化也完全有必要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来设置,而且应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根据海外华侨和台湾地区教育的实践经验,传统文化不但要成为国民教育的专门课和必修课,而且最好列入考试科目才能保证效果。这或许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减少当前教育中某些不合理的教学内容与重复性的作业量来加以解决。比如目前中小学有些科目大量反复地做类型差不多的练习题,被家长们诟病为体力劳动,这样的作业大可裁减一些。

   《纲要》所规定的将传统文化加入到其他课程中去的做法并非没有意义,但由于缺乏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专门、深入和持久,注定难以在学生的人格养成方面取得预期效果,恰恰无法表现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更不利于学生领会掌握其精神内涵,须知传统文化是有其内在条理和一贯之道的。因此,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重视传统文化,实际上恰恰是肢解以至于消解了传统文化,学生除了得到一些零散的人文知识碎片外不会有其他收获,这恰恰有违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本义。

   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以经典教育为主而不能一味知识化。中国数千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修身立德和人格养成的最好教材是圣贤经典,比如儒家的蒙学教材与四书以及其他各家经典。熟读经典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还能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变化气质,诵读日久,自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君子人格的养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纲要》比较强调中小学生学习汉字、书法、古诗词、戏曲、美术、音乐、节庆知识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是十分有益的,但这些并非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这些文化知识和素养背后的根基是传统的生命理想和价值观念,而最集中体现此种生命理想和价值观念的是经典,如果只去注意这些而遗失了经典,难免给人以买椟还珠之感。总之,传统文化教育要立足于经典,紧扣经典,切忌将传统文化变成了泛泛而论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预期目标。

   三、理性对待传统经典中的过时内容。由于时代的差异,经典中的某些思想内容已经不适合于当今时代,我们也不能要求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和老子说的每句话都能适用于今天。对于这些内容,今人应该持有同情的了解,学校应该通过教师向学生加以讲解说明。但是,经典是不可或缺的,其地位与作用也是无法取代的。正如犹太人不会因为现代化而抛弃《希伯来圣经》,欧美人不会因为现代化而抛弃《新约和旧约》,穆斯林人也不会因为现代化而抛弃《古兰经》,中华民族也不应该因为现代化而抛弃和打倒自己的传统经典。中华民族传统上不是西方式的一神教国家,儒释道经典构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最深沉的人生信仰和价值关怀,抛弃这些经典意味着自毁传统、自断命根和自我放逐。

   我们同样不赞成随意改动经典,如果每代人都来改动一些,不用几代人时间,所谓的经典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是以革新的名义消灭经典,其实很难说今人的修改就一定比古人高明。历史进程中自然会涌现出新的经典,但世界各大民族中没有一个能够通过删改古代经典而成功创造出自己的新经典。

   四、组织专家编写传统经典学习教材。由于社会上兴起了影响广泛的传统文化热,大量的传统文化教材也随之出现,其中有的是出于商业目的而粗制滥造,有的是因为编写者专业水准的欠缺而质量不高。为此,我们建议组织国内学养深厚的专家编写经典教育教材,精选经典中适合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加以疏释并揭示其现代意义。为保证教材质量和尊重学校的选择,经典教材不应只有一套而应有多套。

   五、尽快开展国学经典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国学教育已经中断了好几代人,许多当代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文革时期教科书的水平,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勇于谩骂而缺乏常识,中华民族正在因此沦落为一个集体无意识的民族。《礼记》上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师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一些国学课的老师们坦言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实际上和学生们处在同一层次。为此,建议各类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和国学院立即设置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科和教研系统,并立即着手国学师资培训工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经典教育绝非为了固步自封,而是为了实现东西方优秀文化的融会贯通。一个盲目排外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就如同一个欺师灭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样。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最富有学习精神和变革精神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种以排斥异域文化为目的的所谓传统文化复兴已经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注定不是中华民族的福音。《诗经》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相信,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的优秀传统与当代西方优秀文化相结合,将不但催生中华文明的新命,而且必将为当代人类文明增添一朵新的奇葩。

   2014年4月13日

   联署人名单:

   一、学者(序齿排名)

   余敦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程祥徽 澳门大学教授、 澳門科技大學訪問教授

   成中英 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

   陈鼓应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授

   牟钟鉴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周桂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凤民 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董乃强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教授

   俞荣根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吴 光 浙江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教育部汉语能力测试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周 健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授

   张祥龙 北京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

   李存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

   邓红蕾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丁 鼎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

   王钧林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

   杜钢建 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林安梧 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元亨书院院长

   谢大宁 台湾佛光大学教授

   方俊吉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胡晓研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傅有德 山东大学犹太文化与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心教授

   陈洪夫 尼山圣源书院副秘书长

   黎千驹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语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解光宇 安徽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教授

   卢国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颜炳罡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

   郑训佐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韩 星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杨朝明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孔子研究院院长

   蔡恒奇 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

王 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7393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